写这个题目,算是对自己的一个勉励。
先说两个身边朋友的故事:
朋友A是我老乡,他10年从山东去青海上大学,毕业后和女朋友在天津定居。他学的是通信,没毕业前就被一个知名国企录用,刚入职就税后6K。
按照大多数人的观点,这种生活应该算是比较理想了,待遇不错并且稳定,而且他还在天津买了房。但是工作两年后他今年5月份瞒着家人辞了职并且进入了一个互联网公司从最底层的销售岗位做起。
10月份我们一起吃饭,他是这样说的:国企的工作太过安逸和稳定,而且20岁就能想象自己40岁工作的状态。他还比较年轻,所以想多闯一闯,担心自己到中年的时候还没有核心的一项技能。至于为什么选择互联网行业,他觉得互联网还是一个朝阳产业,充满了各种机会。选择从销售员做起是为了从头开始学,做销售也能接触到很多的老板,可以学习他们的做事思维。他上个月成为了他们公司的销冠,销售额突破了10万, 算是他们公司有史以来的一匹销售黑马。
朋友B是在北京一次线下互联网论坛认识的,她对服装一度的热爱,高中甚至休学一年全职做服装项目的创业,但是因为经验不足没有继续,之后她成功申请去英国留学读金融学。
她说自己高中的时候是一个学渣,英语水平很差,但是因为出国逼着自己学英语并且通过了雅思考试,分数还很不错。留学期间她又做了一件挑战自己的事情,从一个学渣成功考取ACCA证书(国际注册会计师, 当今最知名的国际性会计师组织之一),其中有一门课程考了好几次才通过。她说考取ACCA后给了她很大的自信,让她看到了自己的潜力。
回国后她在杭州又开始做服装相关的项目,目前也在这个领域发展。她是一个自我学习能力很强的人,留学期间就读了大量的书籍,翻开她的朋友圈大部分都是关于自己的总结和思考。
这是我身边两个朋友的例子,都是同龄人,但是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么几个问题:我是谁?我可以为别人带来什么价值?
越想越多,越想越乱,后来慢慢发现还是自己的积累和经验不够,总是想一口吃个胖子。梦想很美好,但更需要脚踏实地,看太多如果不去做还是只能原地踏步。社会也很残酷,任何原始资本的积累都是极其困难的,有一句话说“钱难赚,屎难吃,聪明人好骗,傻子难对付”就是这样。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梦想,先别着急着去证明自己,不妨按照这么一种路径试一试:
1
先想清楚自己能干什么?
想清楚自己能干什么其实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有一个网友的一番话我觉得说得特别对:
“决定到底要干什么”是最难的,然而对一些人来说,却是难以“随遇而安”的。真到了“干”的过程,问题可能反而简单了——不过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过程,只要有激情支撑自己干下去。
身边有在创业的朋友,虽然不见得他们的每一步在我看来都是最优的,但我知道他们身上有我没有的也是最重要的,激情与热爱。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个干。在干的过程中,他们会迅速地成长,所以,有时候即便不理解他们的决策,但我知道要么是客观约束的无奈,要么是我没看懂的原因。大家都是聪明人。
无论做什么,再多的所谓“优势”,都不如“真爱”这个终极天赋。真爱可以让人沉心、专注,朝着一个方向积累。假以时日,只要这个方向有一点市场,就足以赚个生活,需求再大点儿,足以赚个体面的生活。至于能不能做到前5%(如果我们把这作为“成功”标准)甚至是第一,真到了那时候再说吧。
反正只是一粒尘埃,只要能填饱肚子,就放开折腾“浪费”人生吧,比自己强的千千万,没什么大不了的。对世界仅有的可控的贡献,其实就是让我自己高兴点儿,如果更幸运,就再让身边的人幸福点儿,剩下的走哪儿算哪儿吧。当然,也要真的努力啊。
2
养成空杯心态,先从小事做起。
任何行业,任何技能没有实践就很难有经验和积累,实践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来的,很少有人进入一个新领域后能够马上上手。先做好身边的小事,别人自然能够看到你的价值和能力,自己也自然会得到更多的机会和机遇。很多人都是眼高手低,最后导致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想做,很尴尬的状态。
3
坚持下去,不能浅尝辄止。
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的确如此。就像我们看到的那个挖井的故事,东刨一坑西刨一坑永远也挖不到活水。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如果选择的方向偏差不至于太离谱的话,努力和坚持会加速自己在行业的成长和积累。
这篇写给自己,也写给身边的你,最后放上一段自己非常喜欢的话作为结尾,共勉!
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而当你独自走过艰难险阻,一定会感激当初一声不吭咬牙坚持着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