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设定而编的】赵世郡与李天赐

【为设定而编的】赵世郡与李天赐

作者: 诸葛孔博 | 来源:发表于2017-02-12 13:49 被阅读0次

发现不好好编个背景没法写,于是魔改了两个历史人物

闽龙散人

赵世郡,字本学,以字行。明代福建道法师,散人(未在玄社中取得头衔,但被登记造册的自由道法师皆称散人,最初这词为贬义,但到后来发展成了一种不受拘束的自称)。

传为宋太祖赵匡胤后代,早年情况不详,推测应是易术一派出身,精于「元」「气」互换之法,于八闽之会上以「七龙诀」挫败闽中道法精英一举成名,但拒绝了玄社授予的「士」之称号,选择自由处事。后提出以道法入武术之论并亲身实践。

中年之时从师弟李天赐手中接过了俞大猷教授道法,但是发现俞大猷并没有在这方面的天赋,因此最终只教授了兵法。

赵世郡在研究了《孙子》与《易》之后提出,黄帝时代的术法并非失传,而是以别样的方式记录在了春秋诸公的《兵法》之中,而解开它的钥匙则藏在《易》之中,并且不是周易,而是在其之前的《连山》与《归藏》,这对当时的道法界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因为自邵雍自先天法推算以来,道法界的共识为黄帝时代道法早已失传,除去借助紫微星与玉玺力量呼唤出的英灵外基本没有再现可能,而赵世郡的研究则指明了这一条路。

赵世郡为人严厉,可以说是严于律己,慢于待人,为此大多数与之交往道法师都感到不快,而他一生极少收徒——因为大多数徒弟都无法忍受他要求自行体悟而基本不予指导的教育方式而离去,俞大猷则是唯一一个学完东西离去。

赵世郡在六十六岁时死去,死于翁林山的山中,由于架设的法阵缘故,他死后一年才被师弟李天赐发现并旧地安葬。

长剑大师

李天赐,行三,字良钦,以字行。明代武术家,赵世郡师弟。

李天赐出身闽中殷实之家,少年时好游侠枪棒,后从赵世郡之父赵克诚习武术,从其处习得了祖传的太祖棍法,又于南少林进行得齐眉棍法以精进。

其时倭寇大兴,李天赐带长棍走闽海诸地以平倭定事,于泉州遇俞大猷得其为徒,授己所悟之「荆楚长剑」法,大猷善习之,又以长剑习剑枪诸法。天赐奇之,乃送大猷至世郡处习「万人敌」。

后大猷大成,遂归乡以传棍法御倭保家,天赐从助之。

万历八年,死于家。

在赵克诚处学习时,李天赐对于道法的理解仅限于如何更快地把握住「气」的存在与使用,但对于武术却是全部继承了下来,到其徒弟俞大猷之时更是混合多家技艺于一体。

相关文章

  • 【为设定而编的】赵世郡与李天赐

    发现不好好编个背景没法写,于是魔改了两个历史人物 闽龙散人 赵世郡,字本学,以字行。明代福建道法师,散人(未在玄社...

  • 什么原因让赵国在战国七雄中,成为最能跟秦国硬刚的国家?

    苏洵在《六国论》中说道:“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

  • 华杉版资治通鉴【1256】皇帝不智,太子不冤。2021-07-1

    8、 北魏封长广王元晔为东海王,任命青州刺史、鲁郡人王肃为太师,淮阳王元欣为太傅,尔朱世隆为太保,长孙稚为太尉,赵...

  • 赵郡

    赵郡 ——平棘酒徒 我也曾,有过英雄壮志, 我也想,建功立业把名扬。 我知道,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养, 我知道,春种秋...

  • 今日份练字打卡—送魏万之京

    《送魏万之京》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此诗意在抒发别离的情绪。 李颀(690年~751年),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省...

  • 诗说唐高祖――李渊

    唐高祖――李渊(公元566年至公元635年)汉族,字叔德,先本为赵郡(今河北赵县)李氏。唐朝开国皇帝,杰出...

  • 边塞仙郎的幽簧心曲——王维

    他的出生注定以后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王维——太原王氏,起源于山西的太原,从魏晋至唐朝都显赫非常,与陇西李氏、赵郡李...

  • 北魏显贵,高平公爵

    李敷,字景文,赵郡人。北魏时期大臣,高平宣王李顺的长子。 真君二年,被选入太学教学。由于忠诚恭谨而侍奉太子...

  • 冤家路窄

    天才刚刚放亮,李天赐就醒了。准确地说李天赐是被噩梦吓醒的。梦里林琬拿着一把剪刀使劲的追李天赐,李天赐呢...

  • 秦岭一白说历史人物:190期李士谦

    赵郡李氏,北魏望族。 李安世十一岁就见过皇帝,回答问题时丝毫不打结巴,脑回路清晰而且谈吐有序,让文成帝忍不住多看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设定而编的】赵世郡与李天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sa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