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久没有读完整的小说了,这次既然读完了,就来写写书评吧。
第一印象
语言华丽,不是穿金戴银的华丽,但确实是华丽,白色的丝绸上绣白色的花草的华丽。让我想起《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虽然后者色彩鲜艳。台湾人下笔都这么华丽的吗?我还挺喜欢的,像看调酒师炫技,眼花缭乱一串动作,酒液没有洒出来。
作者大概是个聪明而颇以聪明自矜的人。我这也是废话,人都是自矜的。自矜并不让人讨厌,聪明当然也不。
我不满意作者交代人物的教育背景。他们是什么教育背景,对这篇小说毫无影响。有没有念过博士,不会影响炸出的臭豆腐的质量,也不会影响爱情的质量。所以为什么要特意说,白白使作品失去普世性。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我觉得如果是两个不知来历,没有背景的人物,会和这本书的笔调和主旨更为搭配,更有一种虚浮飘渺的美感。
偶然的爱情
陈海天能和庄雪走到一起,是偶然,好多次的偶然。我还是更羡慕那种爱情,那种“因为你是你,因为我是我”的爱情。只是我知道想要必然之爱,除非是萨特和波伏娃——在全世界最好的学府里考第一第二。至于我们普通人,世上有太多的人和我们势均力敌,堪做伴侣。我们最后爱上了谁,完全是偶然,是偶然的。
记得有一次有一对相貌平庸的情侣从台阶上下来,我仰头看着他们,很甜蜜的样子。当时我诧异、悲哀、愤怒——太可怜了吧,这样的爱情,因为彼此都被挑剩下了所以走在一起吗?当时我想我宁可单着也不要别人以同样的心情看我。
所以是不是应该要感谢这本书向我描述了普通人的,偶然的爱情可以有多美好。秘诀在于永远保持理智,永远分出一半的意识,漂浮空中,俯瞰下方被缘分拨弄的,或悲或喜的自己。
守拙归田园
什么样的人会放弃别人眼中的光鲜亮丽回归自己心里的平淡朴实。
一种人像陶渊明,本来有过于高远的理想,实现不了,于是归隐。既然“富贵非吾愿”,而又“帝乡不可期”,自然只能“守拙归田园”。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
另一种是一次又一次看出社会这场游戏的破绽,最后失去了玩下去的兴致。这是所谓遁入空门。
还有一种是受流行文化的影响,把开一家小店设想得浪漫得不得了。姑且称之为道家的归隐。(道家听了可能要生气,但我这样写比较对称。)
陈海天他们三种都不是,他们是天性如此。好像欧丽娟说的王维,是天性冲淡而理性,不是学了佛才如此。好像有的人生下来就是虚无主义者,不是经过艰苦的思考,也不是受了什么刺激。真的有这样的人吗?就算有也很少吧。
人总是受困于自己没有的东西——金钱、容貌、教育背景……但也总是受困于自己拥有的东西——金钱、容貌、教育背景……
为什么呢?有时候是因为沉没成本——寒窗十载考上的北大,怎么愿意再去干一份不用考上北大也能做的工作;有时候是因为机会成本——研究员可以随时随地跑去开咖啡馆,咖啡馆老板就没那么容易去做研究员。社会毕竟是金字塔,塔尖未必更好,只是下来容易上去难。““智能”需要始终保持让系统未来的演化有尽可能多的可能性。”(《宇宙从何而来》)于是一直待在高处,即使自己并不喜欢,是我所谓受困于自己拥有的东西。
小聪明与大智慧
世间哪有什么大智慧,只有各种各样的小聪明集腋成裘。
最烦别人对我说智慧,“人生大智慧”。人生已经是那么小的东西,用来应付人生的也敢称大?宗教里倒是偶尔有超越了人生的东西,但是终觉单薄了。终觉单薄了,和科学比的话。而科学从来不标榜自己有什么大智慧,只是一点一点进步,每一步都是可以理解的小聪明,最终比什么都庞大比什么都深邃比什么都值得耗费一生心力。
我想爱一个人也不应该是爱他有什么大智慧,不是爱他选择了什么意识形态,不是他善良的本质,而是爱他时时闪耀的机智,爱他选择的服饰,爱他整理书籍的方法,爱他尴尬时的表情……
当本质被轻视,甚至其存在本身被怀疑,表面的重要性,表面的细节的重要性就上升了。
最近流行一句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蠢爆了。
“惟浅薄之人才不以外表来判断。”
说起来我们的宇宙也可能是意义寓于皮囊呢。
十二岁时的我一定会惊讶,我现在对陈海天的爱情观举双手赞成。找到,不,应该说是等,等到那个在许许多多细节上都合适的人,然后静待爱情发生。就像安排好每个神经元,静待灵魂涌现。这样做完全没有问题,因为这就是灵魂的本质,灵魂不是一道光,也不重21克。它只是一切都对了的时候出现的一种现象。爱情同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初始条件得到我们想要的爱情——不想要尴尬事就别找尴尬人。
这样的爱情观缺点在于细节太过重要,所以两个人将永远对彼此战战兢兢。陈海天会问庄雪:“你专注时介不介意别人打断你?”而不是直接把吃的送进去。这样的爱情是一件耗费心力的事。然而不在自己爱的人身上耗费心力,把所有的小心翼翼留给不相干的人,在我看来,蠢爆了。
理性与感性
书里有一句话写到:“庄雪是理性地思考,感性地行动;陈海天是感性地思考,理性地行动。”我想了一下,还是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如果让我来定义理性和感性,我会说感性就是从自己当下的感受出发,理性就是考虑自己未来的感受。
感性离开理性不能存在,因为当下是稍纵即逝的,人总是在不停地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有时候考虑下半生,有时候考虑下一秒。我不相信真有人会生气到失控,所谓的失控其实都经过计算,都有其目的。而理性离开感性就更是荒诞,如果当下的感受都感觉不到,照顾不了,那所谓未来的感受还有什么意义?
至于大家一般所说的理性和感性,我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漂亮话还是能说的,譬如“感性理性互相交融,彼此支撑”。
所以我不觉得陈海天他们的理性强有任何问题。人家明明感性也很强啊。理性与感性地强度正相关。不信你看木头,它们既没有理性也没有感性,一言蔽之,“笨”。再看庄雪的前任,他感觉不出庄雪对他的态度,感觉不出自己的爱已变质。这样怎么能叫感性强?这是典型的笨。
对喜欢这本书的朋友要轻拿轻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