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瓦尔登湖的纯净

瓦尔登湖的纯净

作者: 默羊湘 | 来源:发表于2017-11-09 08:40 被阅读0次

    梭罗的生平可谓简单:1817年出生于康科德城,康城中学就学,1837年哈佛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从教两年。往后居住于作家、思想家爱默生家里,当门徒兼助手,开始创作。

    1845年,他从朋友家里借了一把斧头,孤身一人来到了瓦尔登湖畔,开始了离群索居的生活。1847年重返康城,于1854年出版文学名著《瓦尔登湖》一书。后来梭罗因为染上肺结核症,健康明显地变坏,于 1862年5月6日离世,就这么平静而简单地过完一生。

    因为有着对大自然深切的情感体验,作者表现的是对自然生活方式的赞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单率真的生活,摒弃那种工业污染、世俗纷繁的人际关系,追求一种在内心世界的简单化而沉浸于自我世界的丰富之中。

    瓦尔登湖给作者带来了心灵的震撼,她的美是卑微的,在作者的眼里纯真而完美。“在黄金时代里,有多少山林水泽的精灵曾在这里居住?这是在康科德的冠冕上的第一滴水明珠。”

    在那里,无论流动的水还是凝结的水呈现纯洁的颜色——蓝色,与天空交相辉映;而在春夏季节又和湖滨的绿色融为一体,草绿色的湖面异常生动。“这不是我的梦/用于装饰一行诗/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甚于我之生活在瓦尔登/我是它的圆石岸/瓢拂而过的风/在我掌中的一握/是它的水,它的沙/而它的最深邃僻隐处/高高躺在我的思想中。”

    作者在瓦尔登湖畔生活适意,在夏日的午后泛舟湖上,丛林点缀,任意飘荡,随风而至湖岸,这种自由自在,在多年后世人满目喧嚣尘埃的眼中,是不小的诱惑。

      作者在对自然生活的追寻,看似悄然隐世,实则慧眼旁观。

    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一个半世纪前的哲人对社会生活本质的探讨,更能让人洞悉世相。文明人造出了皇宫,可是要造出贵族和国王却没那么容易,所谓的文明人追求粗俗物质上的舒适,而漠然于那些为他们创造奢侈的野蛮人的日子。

    穷苦人居住在铁路旁边污浊的棚屋,抬头却能看见他们付出艰辛巍然屹立的建筑。“丝毫都不怀疑,这些野蛮人的统治者,跟一般的文明人的统治者,是同样聪明的。他们的状况只能证明文明含有何等的污浊秽臭!”

    梭罗一直反对蓄奴制度,坚决抵制对黑人奴隶的非人待遇,这种思想在当时有着强烈的社会意义,出生贫困的他对下层劳动人民有一种天然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对于那个干扰人民生活的政府,他提出了抵抗力量的伟大,一个智者在安静的抗争中走向自己的人生,也影响着后人在这种思潮下的斗争。

    《瓦尔登湖》一书出版后当时没有引起轰动,相反却遭到一些保守派的攻击,认为他只是在宣泄自己的个人情绪,但乔治·艾略特在1856年元月,却在《西敏寺周报》上给他以“深沉而敏感的抒情”和“超凡入圣”的好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瓦尔登湖的纯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tp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