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在一线城市,因为女朋友是做教育这一块的,偶尔会听到她讲几个关于小孩子的有趣的故事,会让我们紧绷的情绪得到暂时的放松。当我们长大成人以后,我们对一些事的看法已经发生了改变。
小可爱故事一
故事中的孩子我们称之为一寸光阴,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比较有意思,某天老师让这个孩子背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是一个小时过去了,这个孩子仍然记不住这一句话。有一天,老师让一寸光阴做算数,做的越快越好,一寸光阴很努力的在做,不管他过程有多慢,还是中间打了个盹,在做完的时候,总是兴致冲冲的问老师,多长时间,似乎自己已经超神了。这样的孩子总是给人一种很努力也很可爱的感觉,但是在同龄人种或许不会这么认为。
故事二
这个故事中的孩子是一个特别要强的孩子,生活中也是十分机灵的一个小孩,我们就叫他小机灵吧。同样是做算数,小机灵做的也不算慢,但是到了做完的时候。他硬是感觉自己做的不够快,导致哇哇大哭。谁都不好使,就是哭。
如果把这件事放在小时候,我一定觉得小机灵好优秀啊,对自己要求严格,好厉害。会觉得一寸光阴真是太逗了,我甚至会不屑的嘲笑他。但是当我们成年以后,遇到这两种情况,态度就会变得不太一样了,我会觉得一寸光阴才是比较厉害的那一个,他不管别人怎么看,总是很有信心,总是在不断的挑战自我。总是期待着有奇迹发生,也许是当我们成年以后,注定会经历很多失败,才会对失败惺惺相惜。
之前我也做过一个关于个性化教育的研究,总体观点就是,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独特的地方,然后挖掘出他的潜能,而不是都让大家做算数。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你会发现,当孩子们出了社会甚至还没出社会的时候,价值观已经变得非常的单一了。小小年纪就学会攀比,攀比中获胜的洋洋得意,成为孩子王,失败的就变得抬不起头,自卑且不再喜欢和人交往,在该表现的时候不再去表现,压抑了自己的天赋。
拿我来说,虽然从小到大成绩还算过得去,但是真的让我开心愉悦的事,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现的。小时候每当开学第一天领了书回到家以后,发的书里面有本书叫课外读物,相比与正经的语文课本来说,里面的内容更丰富,更有深意。每次领了书我都迫不及待的找到那本书去读。有人随便送了我一本作文书,大家在那个年纪都比较讨厌作文,我竟然在无聊的时候把那本作文书翻完了。然后到了初中别人又送了我《汤姆索亚历险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故事》等书,我都是不经意间就看完了,所以我感觉我的阅读习惯就是那个时候养成的。
长大后会发现,我们喜爱的事就是那些不经意间发展的东西,可能那是最自然也是最科学的学习方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