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孙守恒的文字铺》
阅读需要5分钟。
知乎问题这几天刷知乎看到了一个看似简单,实则颇有趣味的问题:
“有哪些在中国常见,在外国不常见的东西?”
看了一圈回答,大都是说一些显而易见的东西,比如没有外卖了,没有快速的快递了。反而,他们忽视了很多熟视无睹的东西。
电瓶车
当然,外国的机车党摩托党炸街党还是不少的,但是一般他们的摩托都是比较昂贵比较庞大的,就像上图中左下角那种。而其他的摩托,比如国内女士常见的,台湾也很盛行的那种(右边第三列的第二行那种),很少见,而国内男人常骑的那种,右下角那种,比较廉价的摩托,澳洲也很少见。
当然,最少见,少见到绝种的,就是电瓶车。
澳洲是没有电瓶车的。原因其实倒不复杂,毕竟澳洲地广人稀,一来谁也不是买不起汽车(二手车很便宜),二来,地广人稀,电瓶车的续航力是不够用的,三来,人家也没有经历过贫穷阶段,电瓶车作为一个新兴的贫困阶层代步工具,没有融入到澳洲市场,当然,这个原因就比较复杂了,就跟解释为什么国外没有普及扫码支付一样,三言两语说不明白。
回到国内我才发现,上图中的东西,澳洲几乎都没有。
这车外国人见了绝对稀罕,绝对好奇。
“这是个啥啊,电动的,似乎很厉害的样子?”
说到地广人稀,就自然会想到,所有需要高密度人口才能支持的产业,澳洲自然是没有或者很不发达的。
比如快递和外卖。
说没有是太夸张了。但是其体量和规模跟国内一比,就几乎没有了。
我在济南呆的几天,在路上打眼一看,就是几辆“饿了么”或者“美团”飞驰而过,再定眼一看,又是几辆快递小三轮扬长而去。
在澳洲,也是有外卖的,但是一般都是披萨外卖,别的外卖食品很少,一般街上也很难看见送外卖的,毕竟人口密度小, 订外卖的就不多,想看见个送外卖的更是大海捞针。
而快递,也是有的,出于同样的原因,还是很稀罕的,一般都是中巴,像中国邮政那种,先敲敲门,在家就签收,不在家就给你扔到家门口或者留个条子去邮局自取。
发短信打电话问你在不在家?你想多了。
人工成本费用的高昂,也导致很多国内理所应当的服务,到了澳洲就精贵了起来。
比如说修车吧,澳洲修车修不起啊。在国内,你最担心的是坏了部件,换个部件好几百,很心疼。
在澳洲,你担心的是,是车坏了得修理多久,这边零部件最贵的(当然你坏了个大件不便宜),最贵的是人工费,一个小时收你五六百人民币的工时费很正常,所以很多车,磕磕碰碰是不舍得修的,搁国内,找个小店,敲敲打打,算你二百块钱,澳洲得花个上千,碰见那种耗时长的,比如更换内部元件,那你就爽了,尤其是二手车,可能修好了比你车都贵。
因此,到了澳洲,你会发现,满大街的车都是有瑕疵的,凹陷,刮痕,掉漆。甚至我见过很多车,前脸都撞烂了,就是楞开,因为修不起。
很多比较偏门的服务人员,
修鞋的残疾人啊,配钥匙的路边小摊啊,修自行车的路边摊
啊,澳洲自然是没有的。
不要问我他们自行车坏了怎么修,这我不知道。
钥匙倒是有地方配,一般在商场里有这种小店,收费大概一把钥匙几十人民币。
所以路边摊几乎是不存在的,无论卖早点的还是卖手机壳的,都是没有的。你就当是外国城管执法严。
烧烤摊就不提了,本来澳洲就不兴国内那种撸串式烧烤,路边摊,污染环境,占用人行道,根本不可能允许。
猪肝很多人会说外国人不吃下水,其实这个是个误区。
外国人吃下水也是自古以来的,别的不说,法国人的鹅肝,算不算下水。
美国还有种所谓的“生蚝”地方特色菜,其实就是牛睾丸,中国人都不一定享得了。德国人的香肠里也是可以灌进各种东西。
外国人现在的确很少吃下水,但是这只是现代才有的事。因为现代化大农业生产,工厂化,机械化,标准化,导致肉类价格一降再降,吃精肉吃瘦肉已经是穷人也能消费的生活状态了。所以为啥要吃下水?
你说可以自己做,我就喜欢,但是自己做,下水内脏这种东西很难处理,不信你自己鼓捣一下,比精肉好处理的话你可以去当大厨了。
而饭店出于成本和顾客口味,也不会主动提供这种菜。顾客从小就不怎么吃下水,已经没有了吃下水的消费习惯,不会点下水菜。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逐渐的,下水也就淡化出了群众视野。
其实国内吃下水也已经少很多了,你去请客吃饭,你会点一桌子鸡鸭鱼肉,还是一桌子鸡胗猪肝羊肠子?更何况下水确实“风味更强”,所以那些连羊肉都觉得腥的,下水是连看都不能看到。
我在澳洲的超市里,还是能见到冷鲜的牛肝牛肾鸡胗鸡心之类的,我不知道是不是中国人太多的缘故。
要说什么没有肉夹馍啦煎饼果子,这么比就没劲了,你中国人还不吃寿司,不吃披萨,不吃薯条呢。
但是有些小生活习惯还是不同的。
比如国内很多女生打太阳伞,外国人是不存在的,晴天打伞,会被当成行为艺术。
而且国内女生手拉手逛街,外国一般也比较惊讶,一般只有女同才会这样。其实你想想,如果普通女生朋友就已经到了手拉手的状态,那同性恋得做什么,才能突显出自己是同性恋?
外国车少,交通没有国内那么惨烈,那么丛林法则。所以很少会有车加塞变道,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旁边的道上一辆车没有,这一条道上人满为患,但是没有一个人会变道超车,大家就这么老老实实排队。
说到交通,外国还是因为车少,司机素质高,鸣笛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一般只有逼急了,才会警示你一下,表示不满和愤怒。但是国内的交通状况复杂混乱,鸣笛已经淡化了表示愤怒的意味,成为了比较单纯的提醒信号,当然,对于很多路怒症患者来说,鸣笛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天不按上三十秒喇叭都难受。
还有个不同是,澳洲的药店或者保健品店,不会卖那些虚假医疗产品。一般店里也就是蛋白粉,维生素,安眠片,胶原蛋白,鱼肝油之类的,没有那些牛逼哄哄的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医疗产品。当然,民间也会有各种智商税药物,但是市面上不会那么猖獗。
去年一个亲戚还问我,说澳洲的药店有没有“三七”啊,那可是好东西,养生的。我一愣,没听懂,什……什么玩意?
并不是没有中医,外国人就都会病死,就都活不过60岁。希望大家明白。
近来很火的共享单车,外国也搞不起来,毕竟那点人口密度,都收不回本。
再说一些互联网应用。首先,他们没有快手这种城乡结合部视频应用(我不是特别确定他们没有)。直播平台是有的,twitch比如,各国都有些杂七杂八的直播应用,但是没有国内直播那么火爆。
其次是没有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种跨过银行的支付手段,这点解释起来比较复杂。反正我在国外一般是用银行APP来网购付款以及朋友间转账,类似于“建行客户端”这种,要么就是信用卡,我很少用PAYPAL。一般的商家,也是信用卡或者储蓄卡付款,没有移动支付。
不过澳洲的储蓄卡比较天真烂漫,小额消费不需要密码,直接在POS机上感应一下,就付款了。
由于一些或和谐或不和谐的原因,国外没有什么XX手机助手,XX应用商店,全是用谷歌商店或者苹果商店。
时间不多,精力有限,我暂时就想起来这些。
改日,再聊澳洲。
本文未标注图片:均来自包图网和千图网正版图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