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周正,是大山里的孩子,初中毕业后跟着亲戚学曽医,每天翻山越岭走乡串户地阉鸡骟猪。听说有人外出打工挣了钱,年纪轻轻的他就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了。可消息和交通的闭塞,让他不敢冒然行事。
终于机会来了,有个村民正准备忙完农活跟亲戚一起过深圳,他得知消息后赶紧去请求带上他,然后又好说歹说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家里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他是老幺,父母最宠他,虽然有些不放心,还是随了他。
初到深圳,一切都是陌生的也是新鲜的,他被眼前的车水马龙人潮拥挤所震撼,原来外面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
随老乡进了一家台资电器厂做流水线。因能说会道几个月后被提升当了拉长,有了一官半职,长相俊朗能言善辩的他成了拉上很多女孩子倾慕的对象。
而他却看上了办公室的文员小玉,长得清秀,身高也与他很匹配的同省老乡。小玉的姐姐在厂里做报关,与厂里的台湾经理打得火热。虽然台湾经理已是有妇之夫,比她大十多岁,但仍死心塌地地跟着他。
两年后,台湾经理与朋友合伙开了家小型家电厂。他和小玉也跟了过来,凭着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亲戚关系,他被安排做了生产主管,小玉做了采购。期间他们也结了婚还生了个可爱的儿子。
工厂从几十人慢慢扩大到了几百人,他倚仗着小玉姐姐的关系,承包了工厂的食堂。在老家找了两个人来做,每月他能净赚个几万。
做家电需要耐温线和电源线,成本低利润高。他看准后就在外租了套两室一厅,买了台机器,请自己的哥哥和堂弟来做。老婆掌握着采购大权,不用自家的用谁的,只要符合标准不误生产。
后来,做家电的厂多了,厂里的生意也受到了冲击。台湾经理与合伙朋友也闹起了矛盾,一个管生产总务,一个管模具开发,从开始的彼此信任到最后的各怀鬼胎。都想饱私囊,结果工厂从盈利变成了连连亏损,最后破产解散。
而他们两公婆一个包食堂产配件一个拿厂家回扣,可谓赚得盆满钵满。看着老板给姐姐在离工厂不远的丽沙花都买了房,他们也当仁不让地购了一套。
工厂倒闭后,他们又利用丰富的财力和人力资源,开了家小型的注塑厂,跻身成了老板级别。
曾经的同事,如今的千差万别。俗话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其实在机遇和横财面前还得需要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