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作者看到小猫的爪子受伤了,他就给小猫做好包扎,但小猫不停地舔自己的爪子,几次三番地将他包扎的东西弄掉,后来,他就干脆放弃了自己的举动。
小猫还是会不停地舔自己的爪子,令他感到奇怪的是,没过几天,小猫的爪子竟然奇迹般地好了。
经过这件事后,作者总是会反思,“我以自己的方式,给小猫包扎,觉得对小猫是好的,但这真的是在帮它吗?”
后来,作者写道,“每次我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帮助别人的时候,这只猫舔舐伤口的场景就会浮现在我眼前。每当听到有些父母对孩子们说‘我是为你好’的时候,这只猫的形象也会浮现在我脑海中。有句话,也会在我耳边回响‘你确定是在帮他?’”
这个故事很有启发意义。这让我想到了“小白兔用胡萝卜钓鱼的故事”;还想到了很多家长或老师与孩子或学生产生隔阂的场面,都是因为那句“我是为你好”。
想想,如果我们帮助别人的出发点是源于自身,而不是别人的需要,结果会怎样呢?也许就是帮了倒忙,或者落得不被领情、不被理解的境地。
乐于助人可谓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但帮助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源于别人的需求,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由此,我想到了目前进行的各级各类的培训。不仅各地产生了很多的培训专业户,而且有的老师说,一听到要求去培训,就犯愁。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的培训真的是老师需要的吗?真的不是为了培训而培训吗?如果真的是老师们所需要的,我想那一定会呈现出老师们争着抢着去参加培训的场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由此可见,不仅是帮助别人时要考虑他人需求的问题,搞培训也需要考虑需求,送礼物也要考虑需求,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要考虑这个问题。按需施策才是上上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