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家中有四大名著,我只是翻一翻,没有一本能看完。估计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有些晦涩难懂。到了高中住宿,一个好友整本《红楼梦》反复看,乐在其中;另一个好友专挑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篇章反复看,也是津津有味。我是怎么也提不起兴致,年少的我浅薄的认为这是个悲剧,不想看,太伤感。
人到中年,闲来无聊拿起《蒋勋说红楼梦》中第一辑,竟然越看越对眼,也许经历了世事无常之后,越发能接受各种悲欢离合了吧。就如同蒋勋在序言里写到:《红楼梦》的阅读,是一种学习“宽容”的过程。你在《红楼梦》里面不单可以看到风光亮丽的主角,也可以看到作者用极悲悯的笔法写出的贾瑞,或者薛蟠,作者只是叙述,没有轻蔑或批判。
蒋勋作为一个头衔是美学家,画家,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的作家,其深厚的功力写出的《蒋勋说红楼梦》吸引不少粉丝,我也被他详细的介绍吸引住了。《红楼梦》中一章一节他给你细细道来,给你讲典故,给你讲细节,给你分析人物心理,给你剖析作者的情怀。有一度我有这样的想法,没有完整看过《红楼梦》原著,直接看了《蒋勋说红楼梦》会不会变成吃别人吃过的东西,先入为主,没有了自己的见解。后来又觉得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看看别人心中的哈姆雷特也挺好的。毕竟好看的书它能吸引你找出各种理由赶紧看下去。
每次选书之前都有片刻犹豫,但是看到觉得好看的书那种喜悦感非常幸福,所以与君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