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一天的培训,仿佛又打开了新的视野——国际理解。
其实,国际视野,这个词并不陌生,在“思政大先生”等各类讲座中,国际视野,是高频词,不过,是作为对教师的殷切嘱托,希望一小教师把好个人素养关,视野新,格局大,能做一名讲好中国故事的大先生。
不过,也止步于此而已。
于我,也只是知道而已。没有落实,没有执行,现在想来,也是惭愧不已。
想来,现在的教育正在极速地推进,几经变革,在与世界接轨,在与时代同频。国际不再作为冰冷的文字,排列在核心素养的二级分支中,而今天,开始有了温度,走进了我的脑袋里,成为一种有方向、有内容、有路径的课程,走进了我的想法中,作为教育的一个侧面,以国际素养为育人目标,有很大的赋能意义。
其实今天即使是全神贯注地去倾听,去思考,但是依然只有个大概得模样,但恍恍惚惚地觉察着,在这个项目的学习中,能够打通实践理论关窍的,应该落脚在“国际理解”教育中的“理解策略”!
怎么样学科融合,在完成学科任务的同时,制造矛盾冲突,进而进行比较文化差异后,形成审查辨析,丰盈学生个人的世界观。
方法与路径,是下午讲座老师的主要内容,可能也是视角的问题,下午老师那些现成的课例,也没有把参训老师们迫切想知道的方法捋清楚,那些课例更多地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的道法课。规则的感知建立、沟通合作的策略习得,或者他们推出来的活动设计:情景剧、演讲等等,都是我们一直在做。
包括对时事的了解,一年级我们课业不繁重的时候,我布置过坚持看新闻,新闻主播说新闻的口语作业,也算是在践行吧~
但回过头来仔细对照含义,似乎有没有那么简单……等明天看过课例,再琢磨琢磨吧!
米粒的新闻,也该开始凑热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