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画画如此重要!
我这才想起儿子这几年总在有意无意的、直观间接的画画,我却不怎么在意,自然也没有重视起来。
还是无知呀,无知者无意识自然就无畏嘛。
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中有一节“培养儿童对图画的爱好”专一讲述图画是发展儿童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
而我却只把画画当做孩子的选择特长班时的一个选项而已。
因为轻视,所以不在意。
对于教师而言,能够画一两样简笔画也是必备的能力之一,我的绘画自然是零基础,甚至是副基础。
教儿童写生,比如画树木,花草,动物,昆虫,鸟类……不管结构多么简单,绘画要素里要能体现出孩子们对事物的感知、思维和审美评价等个人特征。
原来如此。
想起姚站长讲述到他用心用意的将孙女从一两岁开始起的绘画涂鸦细心的一张张保存,然后积结成册,再珍而视之的附上彩图、照片和个人介绍,作为送给孙女的生日礼物。
多么睿智又有爱的爷爷!背后是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洞知!
苏霍姆林斯基在这个节中坦言,曾多次专门组织孩子们到“思维的发源地”——自然界去旅行,让儿童画出那些使他们激动赞叹和惊奇的东西。
当然,前期会有铺垫,会循序渐进的教孩子们一些基本的画图功能,比如表现光亮、阴影和透视等技巧(这对教师的要求确实不一般),这样孩子们能够在图画里编故事,“画”童话而非讲童话或写童话,慢慢的,图画就成了施展孩子们创造性想象力的源泉。图画能让孩子们打开自己的话匣子,甚至让平时沉默寡言的、腼腆的孩子都能开口说话(画)。
苏霍姆林斯基思维极其活跃,他不只是带着孩子们到户外去画画,课堂上更是如此,比如历史课上,讲课过程中随手把内容“画”下来,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获得的直观信息,可能比现成的、甚至彩色的图画有更大的优点;数学课上,把应用题画出来,关于这一点,他在许多章节中都有涉及。
这不就是我们语文课上的图文转换,数学课上的数形结合的起点逻辑吗?
想起昨晚上检查儿子卷子时一道数学题让我“翻船”的小事件:题目上给出的图画是两片桑叶、10只蚕宝宝,文字表述是每片桑叶上能放几只蚕宝宝并列出算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40475/de8838e21953d447.jpg)
儿子原本列的算式是10÷2=5,在我的蛮顸干涉下改成了图片上的10÷5=2,跟答案背道而驰,还不死心的去问数学老师,一番讲述之后,我还是云里雾里,还被孩子爸嗤笑了一番……
读到这里我才明白,我的数形结合能力是真差,我的思维能力自然更是薄弱得可怜。
那昨天晚上好几个题,我岂不是都给儿子说错了?!这才真的相信了俩孩子耻笑我的那句“没文化真可怕”。
原来成长过程中的所有小兴趣、小偏好都该被重视、珍视起来,它们在未来都可能成长为重要能力的枝杈之一!
自己当年错过的、欠缺的,不能再糊涂、蛮顸的让孩子们也错失!
就像绘画,保护孩子的绘画兴趣,重视珍视他们的绘画行为,尽可能的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绘画软硬环境,才是为孩子们铺设平坦成长路的科学、明智做法之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40475/d3c80c77bdaff63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