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复杂》之“复杂性科学”

读《复杂》之“复杂性科学”

作者: 火焰山sz | 来源:发表于2018-01-20 21:17 被阅读0次

复杂性科学是什么?复杂性科学是一门新科学,一门新科学的形成过程,就是不断尝试对其“中心概念”进行定义的过程。复杂性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科学,它以多学科理论为基础,又高屋建瓴地将多学科联系在一起。这里讲从动力学和混沌预测、信息、科学、进化四个科学领域来挖掘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基石。

力学分为运动学和动力学两部分。运动学描述物体如何运动,即运动学定律;动力学解释物体为何遵循运动学定律。牛顿顿的三大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根据牛顿的动力学定律,任何事物的发展轨迹都是可以被预测,他描绘的“钟表宇宙”设置好初始状态,然后遵循牛顿三大定律一直运行下去,预测未来变为可能。据此理论推导,复杂性系统是可以被精确预测的。

但是,“混沌”的发现给“精确预测”沉重打击。混沌指的是指一些系统对于初始条件有敏感性依赖,极其微小的偏差,都会对长期预测产生巨大的误差,这类系统称为混沌系统。历史上,第一个混沌系统例子是庞加莱试图解决的“三体问题”时发现的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依赖。

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依赖,导致其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那是什么因素导致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依赖?非线性

线性系统中部分之和等于整体,非线性系统中部分之和不等于系统。生物种群数量发展系统就是一个非线性系统,与线性系统不同的是,种群数量受到出生率,死亡率,以及环境最大承载力的限制。

比如一种方案是一定数量的兔子放在一岛上繁衍,第二种方案是同样数量的兔子分开两部分,分别在两个岛上繁衍,几年后,第二种方案的兔子总量会大于第一种方案。这是因为环境承载力因素导致了系统非线性。研究种群数量常用“逻辑斯蒂模型"来描述种群数量的增长。

“逻辑斯蒂映射”是动力系统理论和混沌研究中最著名的方程,它抓住了混沌的本质“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依赖。”

x_(n+1) = R * x_n * (1-x_n)

当R=2时x_n的时会最终停在0.5,不再变化,0.5即为不动点。

同样R的值增加(R=2.1,2.2,2.3等等),X_n的值最终都会停在一个对应的不动点,如0.6,0.7,0.8等

当R=3.1时,X最终会在两个值之间振荡,系统周期为2.

当R=3.4时,X最终会在四个值之间振荡,系统周期为4.

当R=3.54和3.55之间的某个值,时振荡周期变为8

.........

周期一次又一次倍增,前后R的间隔也越来越小。

当R等于大约3.569946时,X的值不再进入振荡,变为混沌。

以上三种X值的最终状态分别称为:不动点,周期,混沌。

逻辑斯蒂映射非常简单,而且完全确定性,却可以产生混沌。

逻辑蒂映射映射从数学理论推导出混沌本质上具有普适性:

一、通往混沌的倍周期之路

      如上述的随着R值变化,X值从不动点,然后是2周期振荡,4周期,8周期,一直下去,直到混沌。

二、费根鲍姆常数

当R = 3.569946时,X值出现混沌。这个数学常量在实际物理动力系统中得到证实,包括流体,电路,激光和化学反应。

我们对混沌系统有了新的认识:

混沌的行为有可能来自确定性的系统,无须外部的随机源。

简单的确定性系统的长期变化,由于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即使在原则上也无法预测。

混沌系统具有普适性,虽然在无法精确预测,但在更高层面上混沌系统却是可以预测的。


相关文章

  • 读《复杂》之“复杂性科学”

    复杂性科学是什么?复杂性科学是一门新科学,一门新科学的形成过程,就是不断尝试对其“中心概念”进行定义的过程。复杂性...

  • 创立现代系统论的贝塔朗菲: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霍金称“21世纪将是复杂性科学的世纪”,复杂性科学是系统论发展的新阶段,在复杂性科学成为热门科学之时,回顾现代系统...

  • 036:复杂性科学思维

    复杂性科学 混沌与涌现 物理学 复杂性科学就是采用跨学科的手段, 研究这些不同复杂系统中共有的涌现行为 和统一性规...

  • 复杂性科学精华

    6.9抄写作业 复杂性科学精华 1、未来的三个特征 (1)不对称性:以前都是力量大、规模强的会获胜,但在未来我们不...

  • 读《复杂》之“复杂是什么

    «复杂»作者梅拉妮·米歇尔,这是一本系统论述复杂系统的科普书籍。 本书论述复杂系统理论以动力学、混沌和预测,信...

  • 2022-07-26复杂性科学重要模型

    复杂性科学运用跨学科方法研究不同复杂系统之中的涌现行为和统一规律 入门级读物就是《复杂》这本书 复杂系统就是大量个...

  • 生物学思维~复杂性科学的视角~41&42

    作者在本节开始讲述复杂性科学的问题,复杂性科学的一般化模型也是具有局限性的。在试图了解不同系统的特殊情况时,简单...

  • 《林超》复杂性科学重要模型

    复杂性科学:运用跨学科方法,研究不同复杂系统之中的涌现行为和统一性规律 复杂系统:大量个体聚焦之后,通过个体简单运...

  • 《技术的本质》书评:系统视角下对技术的认知

    《技术的本质》是我在查找复杂性科学的资料时偶然发现的一本书,作者是技术思想家、复杂性科学创始人之一布莱恩·阿瑟。这...

  • 6.复杂性科学

    复杂性科学 @1980 诞生 还原论 vs 整体论 方向分子 -> 原子 -> 夸克 解释不了:我们为什么会失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复杂》之“复杂性科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fx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