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本质》是我在查找复杂性科学的资料时偶然发现的一本书,作者是技术思想家、复杂性科学创始人之一布莱恩·阿瑟。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比较简单,主要探讨了技术的本质是进化的过程。
在书中,作者认为技术是对现象的理解和运用。的确,任何一种都必须依赖于一种或多种自然现象,如最原始的钻木取火就利用了摩擦可以生热这一自然现象,现代的发电技术则利用了磁生电的现象。在这种意义上,科学就与技术达成了高度的统一,科学更倾向于探究现象背后的本质,从而对现象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进而应用在技术中,同时,科学也不得不依赖于技术,诸如天体物理学,如果没有哈勃太空望远镜、地面的大型射电望远镜等高新技术仪器,将不可能取得进展,而这些仪器的设计和制造又依赖于光学、电子学等科学。
这样的观点似乎也可以为一国的技术发展提供指导,即一国的技术水平依赖于基础科学。因为基础科学正是与“现象”关系最密切的,在现象的基础之上才可能建构起技术。
如果将技术作为系统来看待,那么必然存在着构成系统的要素和各要素的连接方式、系统的目标,在技术中,要素就是各种元器件和实践方式,连接方式自然是和元器件的连接方式和实践的流程,目标就是技术将要解决的问题,技术正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而产生的目的性系统。同时,每一种技术都将可能成为一种新技术的“要素”并发挥相应的作用,这也正是新技术产生的机制之一。当然,如果是直接利用了新发现的现象,也将产生新的技术,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要利用新的现象也不得不利用已有的技术,现代的集成电路虽然主要利用了场效应、门电路等现象,但要想制造现代计算机,是一天也不可能离开注塑工艺、光刻这些技术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技术金字塔,上层的技术依赖于底层的技术,难过对已有技术的组合与新现象的利用产生新的技术。
在这样的框架下来探讨技术的进化,就可以得到两种可能的机制,一是内部替换,用更好的组件来替代产生障碍的组件,二是结构深化,寻找更好的部件、材料,或者加入新的组件。两者虽然都使用了“更好的组件”,但目的却是不相同的。内部替换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遇到的障碍,如为了解决飞机发动机的过热问题,寻找强度更大、熔点更高的材料;结构深化的目的则是为了优化性能,通常与竞争密不可分。在竞争市场中,更底的成本通常意味着优势,这也鼓励人们通过改进制造工艺或选用新材料等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取更大的利益。
当然,新技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的,在新技术发展的初期,由于自适应延伸的存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老技术,同时新技术也为人们的合作和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新技术往往不被人所接受,不过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老技术逐渐遇到瓶颈,将使得新技术逐渐普及开来。工业革命时期的勒德分子不愿意接受机器生产,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这样会导致新技术从产生到普及往往会有通常在四五十年或更长时间的误差,现代计算机技术一般认为是在上世纪70年代发明,但直到今天也没能完全发挥出自身的作用。非线性系统早就被证明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更好的方式,但今天的教书上仍然在以线性的观点来讲授。
在核心内容之外,作者也提供了一些十分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如作者认为经济是技术的一种表达,是众多技术的集合。新技术的产生将推动经济结构的变。航海技术的发明推动了远洋贸易和殖民地的产生,经济国际化也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之上才可能推进的。与传统经济学的视角有所不同的是,这里是将经济体作为一个具有生物性的、可进化的系统看待的。我们应当认可传统经济学中的均衡理论、供需平衡理论,但这里的系统视角同样也可以应用在经济学中,这两者显然是不同的,但又都是正确的。这似乎就暗含了这样一个道理:世界的本质可能不是惟一的。心理学中有一个观点说,外在是在内在的映射,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正是我们想看到的世界。这当然有点过于绝对了,但它的确指出了当我们用不同的思想或视角来看待事物是,将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并且,这些不同的理解并非是冲突的。我想,这大约正是思想的迷人之处。
这本书也有不足之处,在于完全没有涉及到耗散结构论、协同论、非线性系统等当代重要的理论,因而不能算是集大成之作。不过在作者给定的框架下已经可以比较清晰地解释技术的本质以及产生、进化,同时也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观点,在面向大众的意义上是一部十分优秀的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