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楼扔鸡蛋解题思路

高楼扔鸡蛋解题思路

作者: 郑小才 | 来源:发表于2020-11-10 14:13 被阅读0次

    1. 带「备忘录」的递归算法

    • 把一棵存在巨量冗余的递归树通过「剪枝」,改造成了一幅不存在冗余的递归图,极大减少了子问题(即递归图中节点)的个数。
    • 造一个「备忘录」,每次算出某个子问题的答案后别急着返回,先记到「备忘录」里再返回;每次遇到一个子问题先去「备忘录」里查一查,如果发现之前已经解决过这个问题了,直接把答案拿出来用,不要再耗时去计算了。
      一般使用一个数组充当这个「备忘录」,当然你也可以使用哈希表(字典),思想都是一样的。
    常规解题思路
    • 找到这个问题有什么「状态」,有什么「选择」,然后穷举
      「状态」很明显,就是当前拥有的鸡蛋数 K 和需要测试的楼层数 N。
      「选择」其实就是去选择哪层楼扔鸡蛋。
      现在明确了「状态」和「选择」,动态规划的基本思路就形成了:肯定是个二维的 dp 数组或者带有两个状态参数的 dp 函数来表示状态转移;外加一个 for 循环来遍历所有选择,择最优的选择更新状态:
          private int getCount(int egg, int floor) {
            int res = 0;
            for (int i = 1; i <= floor; i++) {
                res = Math.min(res, 这次在第 i 层楼扔鸡蛋);
            }
            return res;
        }
    

    这段伪码还没有展示递归和状态转移,不过大致的算法框架已经完成了。

    • 找到状态转移方程
      我们选择在第 i 层楼扔了鸡蛋之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鸡蛋碎了,鸡蛋没碎。注意,这时候状态转移就来了:
      如果鸡蛋碎了,那么鸡蛋的个数 K 应该减一,搜索的楼层区间应该从 [1..N] 变为 [1..i-1] 共 i-1 层楼;
      如果鸡蛋没碎,那么鸡蛋的个数 K 不变,搜索的楼层区间应该从 [1..N] 变为 [i+1..N] 共 N-i 层楼。
    • 写出递归代码
      因为我们要求的是最坏情况下扔鸡蛋的次数,所以鸡蛋在第 i 层楼碎没碎,取决于哪种情况的结果更大
        private int getCount(int egg, int floor) {
            int res = 0;
            for (int i = 1; i <= floor; i++) {
                res = Math.min(res, Math.max(
                        getCount(egg - 1, i - 1)// 碎了
                        , getCount(egg, floor - i) + 1)//没碎
                        + 1  // 在第 i 楼扔了一次
                );
            }
            return res;
        }
    
    • ** 找到递归的 base case**
      当楼层数 N 等于 0 时,显然不需要扔鸡蛋;当鸡蛋数 K 为 1 时,显然只能线性扫描所有楼层:
      if (egg <= 1) return floor;
      if (floor <= 0) return 0;
    
    • 添加一个备忘录消除重叠子问题
     public static int getCount(int egg, int floor, HashMap<String, Integer> dict) {
            String key = egg + "_" + floor;
            int res = 0;
            if (egg <= 1) return floor;
            if (floor <= 0) return 0;
            //备忘录,避免重复计算
            if (dict.containsKey(key)) {
                return dict.get(key);
            }
            // 用二分搜索代替线性搜索
            int lo = 1, hi = floor;
            while (lo <= hi) {
                int mid = (lo + hi) / 2;
                int broken = getCount(egg - 1, mid - 1, dict);
                int notBroken = getCount(egg, floor - mid, dict);
                if (broken > notBroken) {
                    hi = mid - 1;
                    res = Math.min(res, broken + 1) + 1;
                } else {
                    lo = mid + 1;
                    res = Math.min(res, notBroken + 1) + 1;
                }
            }
            dict.put(key, res);
            return res;
        }
    

    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呢?动态规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就是子问题个数 × 函数本身的复杂度
    函数本身的复杂度就是忽略递归部分的复杂度,这里 getCount 函数中有一个 for 循环,所以函数本身的复杂度是 O(N)。
    子问题个数也就是不同状态组合的总数,显然是两个状态的乘积,也就是 O(KN)。
    所以算法的总时间复杂度是 O(K*N^2), 空间复杂度 O(KN)。

    疑难解答

    这个问题很复杂,但是算法代码却十分简洁,这就是动态规划的特性,穷举加备忘录/DP table 优化,真的没啥新意。

    首先,有读者可能不理解代码中为什么用一个 for 循环遍历楼层 [1..N],也许会把这个逻辑和之前探讨的线性扫描混为一谈。其实不是的,这只是在做一次「选择」。

    比方说你有 2 个鸡蛋,面对 10 层楼,你这次选择去哪一层楼扔呢?不知道,那就把这 10 层楼全试一遍。至于下次怎么选择不用你操心,有正确的状态转移,递归会算出每个选择的代价,我们取最优的那个就是最优解。

    另外,这个问题还有更好的解法,比如修改代码中的 for 循环为二分搜索,可以将时间复杂度降为 O(KNlogN);再改进动态规划解法可以进一步降为 O(KN);使用数学方法解决,时间复杂度达到最优 O(K*logN),空间复杂度达到 O(1)。

    二分的解法也有点误导性,你很可能以为它跟我们之前讨论的二分思路扔鸡蛋有关系,实际上没有半毛钱关系。能用二分搜索是因为状态转移方程的函数图像具有单调性,可以快速找到最值。

    简单介绍一下二分查找的优化吧,其实只是在优化这段代码:

    res = Math.min(res, Math.max(
                      getCount(egg - 1, i - 1)// 碎了
                      , getCount(egg, floor - i) + 1)//没碎
                      + 1  // 在第 i 楼扔了一次
              );
    

    首先我们根据getCount(egg, floor) 数组的定义(有 egg面对floor 层楼,最少需要扔几次),很容易知道 egg 固定时,这个函数一定是单调递增的,无论你策略多聪明,楼层增加测试次数一定要增加。

    那么注意 getCount(egg - 1, i - 1)getCount(egg, floor - i) 这两个函数,其中 i 是从 1 到 floor 单增的,如果我们固定 eggfloor把这两个函数看做关于 i 的函数,前者随着 i 的增加应该也是单调递增的,而后者随着 i 的增加应该是单调递减的:


    这时候求二者的较大值,再求这些最大值之中的最小值,其实就是求这个交点嘛,熟悉二分搜索的同学肯定敏感地想到了,这不就是相当于求 Valley(山谷)值嘛,可以用二分查找来快速寻找这个点的。
    进阶版解题思路
    • 重新定义状态转移
      基础版本是确定当前的鸡蛋个数和面对的楼层数,就知道最小扔鸡蛋次数。最终我们想要的答案就是 dp(K, N) 的结果。
      现在,我们稍微修改 定义,确定当前的鸡蛋个数和最多允许的扔鸡蛋次数,就知道能够确定 F 的最高楼层数。具体来说是这个意思:
    dp[k][m] = n
    当前有 k 个鸡蛋,可以尝试扔 m 次鸡蛋
    这个状态下,最坏情况下最多能确切测试一栋 n 层的楼
    
    比如说 dp[1][7] = 7 表示:
    现在有 1 个鸡蛋,允许你扔 7 次;
    这个状态下最多给你 7 层楼,
    使得你可以确定楼层 F 使得鸡蛋恰好摔不碎
    (一层一层线性探查嘛)
    

    这其实就是我们原始思路的一个「反向」版本,我们先不管这种思路的状态转移怎么写,先来思考一下这种定义之下,最终想求的答案是什么?

    我们最终要求的其实是扔鸡蛋次数 m,但是这时候 m 在状态之中而不是 dp 数组的结果,可以这样处理:

    int superEggDrop(int K, int N) {
    
      int m = 0;
      while (dp[K][m] < N) {
          m++;
          // 状态转移...
      }
      return m;
    }
    

    题目不是给你 K 鸡蛋,N 层楼,让你求最坏情况下最少的测试次数 m 吗?while 循环结束的条件是 dp[K][m] == N,也就是给你 K 个鸡蛋,测试 m 次,最坏情况下最多能测试 N 层楼
    但是现在这种 dp 定义根本不需要这些了,基于下面两个事实:

    1、无论你在哪层楼扔鸡蛋,鸡蛋只可能摔碎或者没摔碎,碎了的话就测楼下,没碎的话就测楼上。

    2、无论你上楼还是下楼,总的楼层数 = 楼上的楼层数 + 楼下的楼层数 + 1(当前这层楼)。

    根据这个特点,可以写出下面的状态转移方程:

    dp[k][m] = dp[k][m - 1] + dp[k - 1][m - 1] + 1

    dp[k][m - 1] 就是楼上的楼层数,因为鸡蛋个数 k 不变,也就是鸡蛋没碎,扔鸡蛋次数 m 减一;

    dp[k - 1][m - 1] 就是楼下的楼层数,因为鸡蛋个数 k 减一,也就是鸡蛋碎了,同时扔鸡蛋次数 m 减一。

    PS:这个 m 为什么要减一而不是加一?之前定义得很清楚,这个 m 是一个允许的次数上界,而不是扔了几次。



    至此,整个思路就完成了,只要把状态转移方程填进框架即可:

    int superEggDrop(int K, int N) {
      // m 最多不会超过 N 次(线性扫描)
      int[][] dp = new int[K + 1][N + 1];
      // base case:
      // dp[0][..] = 0
      // dp[..][0] = 0
      // Java 默认初始化数组都为 0
      int m = 0;
      while (dp[K][m] < N) {
          m++;
          for (int k = 1; k <= K; k++)
              dp[k][m] = dp[k][m - 1] + dp[k - 1][m - 1] + 1;
      }
      return m;
    }
    

    如果你还觉得这段代码有点难以理解,其实它就等同于这样写:

    for (int m = 1; dp[K][m] < N; m++)
      for (int k = 1; k <= K; k++)
          dp[k][m] = dp[k][m - 1] + dp[k - 1][m - 1] + 1;
    

    看到这种代码形式就熟悉多了吧,因为我们要求的不是 dp 数组里的值,而是某个符合条件的索引 m,所以用 while 循环来找到这个 m 而已。

    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很明显就是两个嵌套循环的复杂度 O(KN)。

    另外注意到 dp[m][k] 转移只和左边和左上的两个状态有关,所以很容易优化成一维 dp 数组,这里就不写了。

    参考资料

    基础
    进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楼扔鸡蛋解题思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hl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