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部分主播为了追求利益,“唯流量”是举,恶意迎合部分人的低级趣味,肆意制作低俗、恶俗、扮丑的直播内容,搞得直播、短视频平台乌烟瘴气,社会影响十分不好,引起大众的吐槽。且此类卖俗扮丑的“流量乞丐”肆无忌惮地无视监管整治,经常以改头换面、多账号等方式,规避监管打击,卷土重来。对于此类现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彻底根治,全面净化网络空间,营造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
之所以“流量乞丐”一直存在且屡禁不止,我想主要有三点原因。
一是部分网民素质低下,“流量乞丐”之所以会有庞大的粉丝群体,还是有大部分网民素质低下的网民追随;
二是违法成本低,法律不完善,一些低俗主播被查处后的违法成本远低于依靠流量变现所获的利益,因而无所忌惮;
三是平台准入门槛低,监管不够完善,部分主播可以轻松在被封号后以他人身份再次注册,卷土重来不受约束;
四是主播眼光短浅,素质低下,这些主播仅看到眼前的利益,并未为账号长远考虑,且对法规法条无所顾忌,法律意识淡薄。
在我看来,要想彻底肃清卖俗扮丑的乱象,不再给其“转世”机会,还百姓清朗的网络空间,仍需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第一,网信部门要敢于亮剑,彻底肃清网络毒瘤。一方面强化立法,形成严格统一的处罚标准,提高惩处力度,建立“主播黑名单”,对问题账号负责人进行严肃约谈,屡教不改者坚决封号处罚,对于换号卷土从来者,依法追求其刑事责任,形成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另一方面,各地网信部门加强日常监督,尽快摸清账号底数,对于具有一定粉丝量的账号负责人强制要求进行自媒体行政许可备案,明确准入制度,常态化对其进行规范培训。此外,也要加强对各网站平台的日常监管,指定专班24小时不间断网上巡查,通过人防+技防的方式,倒逼主播规范个人行为,确保有问题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常监督。
第二,宣传部门弘扬正确价值导向,构建网络文明新风尚。一方面要树立典型,积极发掘本地正能量主播案例,制作新媒体宣传视频,借助本地大网大战、公交地铁广告牌等媒介循环滚动播放,营造崇尚网络文明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发挥自媒体联盟作用,动员各成员协作,在微博、抖音、快手平台开设“团结抵制扮丑主播”话题,编发宣传系列短视频,在社会形成规模效应,重塑大众价值观和审美观。
第三,各网站平台压实主体责任。一是要严格落实双审制度,壮大人工审核队伍,弥补技术漏洞,切实履行好平台“把关人”的角色;二是要提升平台准入门槛,依照账号日常表现分级管理,对于有不良倾向的主播除了要实名认证外,要执行刷脸或指纹登录、发布,避免钻空子借他人身份登录,且控制其直播时常、发布次数及流量投放规模,针对情节严重的不良主播要严格执行终身封禁;三是要健全信息共享,促进信息交流,强化平台间协同作战,对于“黑名单”用户可全网封禁,彻底杜绝其小号“重生”、跨平台“转世”的可能。
第四,自媒体主播也应树立长远眼光,从本质上认识到低俗、恶俗、扮丑所带来的利益是一时的,而平台的处罚则是“一世”的,切忌因小失大。同时,去浮去燥、遵守法律、找准定位,主动提升自己,提升作品质量,通过自身的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短视频,用正能量去吸引更多的忠实长久的粉丝。
第五,当然,网络生态的维护还离不开我们广大网友的努力,我们要提升主人翁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承担起社会监督的责任,主动向有关部门举报低俗恶俗主播及视频,自觉抵制扮丑现象。同时,要做网络文明好网民,提升自身的审美与素质,自觉向低俗视频说不,共同构建网络文明新生态。
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让“流量乞丐”自然门庭冷落、偃旗息鼓,还网络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