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雨霖铃》

作者: 花开半夏又过半 | 来源:发表于2017-02-21 10:04 被阅读21次
    《忆《雨霖铃》》

    作者|蒋艳丽(陕西商洛)

    今日整理日记时发现友人用毛笔眷写的《雨霖铃》,这几年忙碌的日子竟然忘记了,翻出来一时想不起它是从何而来。忽然想起十年前从工作八年的单位调走时友人所送。

    从学校毕业我就像一粒种子从陕南捡起丢到关中的渭北高原,在那里矿区的职工医院做医生,服务于矿务局下属几十个单位的职工家属。我感到自己落在了贫瘠的土地上,因为这里没有群山,没有河流,只有孤零零的一座“尧山”,它就是杨虎成的故乡。要看到河流就要到百里以外去,对于从小在山清水秀环境中长大的我,看到这里的天空整天被薄雾笼罩,看到北风越过翻起层层黄土,我的心就像空中飘浮的尘土失望而孤独。

    其实这里的土地并不贫瘠,它不是我们家乡的黑土地而是黄土地。虽然没有河流但天河常常光顾,所以农民的收成很好。刚来时,人生地不熟,我开始寻找小河,看到树木成荫的地方就以为那里有河流。在我们家乡有河就有树,它总是在河的两岸站岗。后来他们告诉我这里没有河,自来水来自百里外的漯河,农民家家屋檐下有一个用水泥砌成的水窖,下雨时房顶上的水就像小河一样流入窖中储存起来,一年四季他们吃的用的全是天上的水。

    我这粒种子能否在这里扎根发芽?面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心中除了孤独便是对环境的茫然无措,没有亲戚、没有同学、没有朋友。就在这时种子已经开始扎根,这里的职工这里的病人以他们最饱满的热情和爱迎接了我。

    记得从工作八年单位调走时他们都落了泪,唯有我没有眼泪,不是我心狠,是因为对前途的担心大于离别的情长,我这粒种子在这块黄土地上已经长成小树而且枝叶茂盛,把我挖出来移走还能存活吗?八年的奋斗八年的快乐我已被同事被我那些患者所承认,我的头上已经戴上光环。我多么愿意在这块土地上继续成长,调令像一把铁镐它在不停的挖掘我终于被它挖了出来。

    我不知怎样去写我那些朋友那些同事,他们给我的爱和关怀不是用笔墨能表达的。萍是我第一个朋友陪伴我八年,她把我从一个书呆子培养成一个懂生活的人。她长我五岁,漂亮文静高雅,姐弟八个她为大,所以生活能力特强。我做菜的那一套全是从她那里学来,她还教我裁衣缝衣,那时父母的衣服全是我自裁自做。娟是我工作两年后调到我科室,我是单身常常在她家蹭饭,她的父母对我像亲生女儿一样,我们常在一起唱歌,那个录音机成了我们忠心耿耿的伙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那时看电视首先看家乡的天气雨报,只要出来家乡的名子,亲切温暖的感觉溢满全身,我年迈的父母,我嗷嗷待乳的孩子还在老家,忙碌的白天过后,漫漫的长夜是长长的思念。在那些奋斗的日子,在那些牵挂和思念的岁月里,总有一批朋友相伴,我们在一起做饭共餐,在一起参加知识竞赛。在一起诉说对亲人的想念。

    工作前我是苦读书读死书,人体那些骨头与肌肉,那些病的特征使我费尽心思。从了医学,中学时期所喜爱的数理化白学,一切从头开始,为了记住那些骨骼的特点,一段时期人体的头颅骨成为我的宠物,怕别人拿去我们就把它藏在被窝中。学肌肉的解剖特点时解剖室的尸体成为我们的朋友。苦学几年毕业时我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由省上抽去统分,而我那些同学都回了家乡,可是转了一圈也回去了。一切从新开始小树能否存活?

    《雨霖铃》这首诗我最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它多么符合我的心境啊!多年后当我找不到共知的人时,当我努力得不起重用,奋斗得不到承认。当一个人的才能不是工作的主题,背景是一个人的价值时,我又一次体味了纵有“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在那里的八年是我人生最宝贵时光,它给我的不仅是上进快乐,它教会了我如何真情待人,教会了我如何坚强的生活。由于有它的滋润在后来的日子我收益无穷。我这棵小树移植后虽历尽挫折没有枯萎都受益于这八年的营养过剩。

    作者简介

    蒋艳丽,医务工作者,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爱好文学,喜欢和朋友们文字交流。关爱心理健康,愿意陪伴你的心灵成长。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嘉年华时光》授权转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忆《雨霖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my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