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写作特点分析及传播规律分析
——以公众号“洞见”《我知道你最近很累,但再坚持一下吧》为例
据清博指数排行榜来看,在阅读量和在看数排名前十的文章中,这篇位居12月11日榜单第九位,除去人民日报的八篇文章,这篇在自媒体中阅读量排名第二。从数据上来看,这篇文章做得非常成功,值得分析。
把握文章特点之前需要了解平台特点,因为渠道是内容的载体,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传播模式,就会产生不同的文章风格,这也是自媒体文章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
1、垂直生产
对于现在的手机用户来说,互联网上有海量的信息,因此人们往往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关注。作为微信公众号写作者,在发挥想象力、广泛联系生活实际、挖掘身边好故事的同时,不能偏离自己的产品定位,否则粉丝看不到想看的内容,就失去了关注的意义,长此以往将会流失一大批垂直领域的粉丝。抑或是公众号内文章主题不明晰,受众无法对公众号进行准确的定位,难以形成固定且忠实的粉丝群体。对于自媒体文章而言,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一篇文章能传播多远,取决于它具有的愿意分享人数,分享人数取决于粉丝基数,因此,粉丝是展开传播的第一步。
洞见的定位是“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而这篇文章属于思想输出、心灵鸡汤型,主题十分符合其定位,也符合粉丝的期待。在走好传播的第一步上,他取得了成功。
2、把握痛点
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年轻人生活的不易,工作忙碌,黑白颠倒,自己累得不行却又肩负着整个家庭的使命,不能放弃。营销的是当下所有需要工作的人最大的痛点——苦闷又无可奈何的生存的现状。且这篇文章的主体涉及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整个内容非常能引起多数人的共鸣。与此同时,这篇文章并没有一直唱衰,而是在文末进行了升华,最后用两个圆满的例子将文章拉回了一个正能量,积极向上的调子,给人以振奋感。文章采用了情绪驱动,利用悲惨操纵人们的不满情绪,但又利用奋斗情绪,给悲惨造成的缺口做了填充,让人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和慰藉,易于接受。
3、评述结合
相比深刻的大道理而言,故事情节更吸引人。这篇文章每个部分都在讲述一个故事,全篇一共讲述了13个故事,引用了3个名人名言,一方面是让文章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一方面也是让文章看起来不是空洞无物的大道理,也让文章看起来更加有情节性,吸引人。
但同时,这篇文章在故事的基础上增加了论述,写完一个故事就评论几句,以体现深度。这些论述的语句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不同的故事在不同的文章里有不同的重点,评论的目的是让文章更加契合主题,也凸显主题,更加体现思想,也更抓读者的内心,让人不自觉地被这些评论的话语带入情景中。
评述结合的方式才能发挥故事最大的价值,否则文章就没有了灵魂,就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汇,或者一篇干瘪的议论文。
4、碎片化、篇幅短
手机的好处就是可移动,正因此,人们在移动终端上消磨的往往是碎片化的时间,例如上下班途中乘坐轻轨时,午休时间等。因此要求文章要简短、具有可读性。从字数上来看,这篇文章有2500字,比通常说的1500字的黄金长度略显长一点,但为了让读者看起来不那么累,它在文章的每个章节都进行了拆分,把一篇文章划分为了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字数都比较少,且中间用大量配图对每个板块的文章再次进行了划分,大大缩短了文章的心理长度,以保证文章在几分钟内就能读完。
5、简单化和深度相结合
同时,这篇文章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内容简单,因为受众在碎片化时间内不能很好地沉下心来看有深度的东西,只能用“即食”型文章打发时间,填充大脑空虚,因此文章不能过难,需要一看即懂。但这并不代表文章不能有深度,因为内容质量是决定文章转发数量的重要因素,而转发就等于二次传播,决定了扩散人群的范围。因此,一篇好的文章也需要有深度,只是作者需要把深刻的东西用非常浅显的话语表述出来,把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刻含义剖析出来,直接地摆在受众面前,这样既能让受众觉得文章很有意义,又能不费力地观看。
而让文章通俗易懂的方法就是语言需要口语化,但又不能口水话,否则显得文章拖泥带水,必要时需要用高级词汇来点缀。这篇文章采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将深刻的意涵用具象又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每当生活赏给我们一巴掌,它既不道歉也不说话。而我们一边吃尽苦头,一边咬牙硬撑。”这句话体现了生活带给人的折磨,以及人们在之中的坚持,非常通俗易懂又能唤起共鸣,同时又让人觉得文章比较高品质,不停留于说理的层面,往往是这种简单而又有哲理的句子能让人觉得富有文采,产生心理上的认同。
6、节奏快
节奏快主要是为了契合人们日常生活节奏,以及不多的耐心。如果文章铺垫很久,叙述很慢,那身处在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往往没有这个精力和时间去细细品尝。这篇文章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到位,一方面,文章整体架构叙述节奏快,开门见山,开头段如下:
加完班快到凌晨,看见老同学发的朋友圈,只有一句话:
“突然觉得喘不过气,太累了。”
配图,是从写字楼的落地窗向外拍的夜景,只剩路灯,整个城市都快要睡去。
有人说,深夜的朋友圈存活期只有几小时。
那些白天不动声色的人,在夜晚稍稍崩溃一下,又会默默删掉。
所有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自顾不暇,没有谁会关心你的情绪,只会笑说矫情。
但我点开评论,输入“加油”两个字,又加上三个太阳的表情。
不是社交敷衍,而是感同身受。
因为我知道,你真的很累。
一开始,就用了一个“突然觉得喘不过气,太累了”情绪宣泄式的语句,抓住了读者的眼球,有相似经历的人就会立马被吸引住,继续往下看。这时,作者并没有开始讲述大道理,而是用了另一个故事来承接——“有人说,深夜的朋友圈存活期只有几小时”,再次引起读者共鸣。随后,作者趁热打铁,点名文章中心:“不是社交敷衍,而是感同身受。因为我知道,你真的很累。”整个开头段行云流水,次次直击内心。
在正文中,作者用图片和文字框对文章进行了分段,每个段都是一个故事,但每个段都很短。并且,每个段的文字基本都不超过十行,整体节奏非常快,在读者厌烦一个段落之前立马进入下一个段落,一波三折,让人一直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除了整体架构之外,语言节奏快也是一个方面。这篇文章一句话就是一个单独的段落,几乎全是短句。而且多断句,即把一句较长的话断成几个部分,让人能一目了然,降低了阅读难度,符合广大群众的阅读习惯。
7、采用融合手段
整篇文章以文字为主,但为了不让读者产生视觉疲劳,文中多次插入图片、画框、动图、音频。现在几乎所有做得较好的公众号都有音频,这能让读者有自主选择的范围,照顾到了声音爱好者的兴趣,同时动图等形式的采用也让文章形式多样。
8、标题鲜明
在信息折叠的时代,一个好的标题决定了有多少人会点击观看,这直接影响到阅读量,因此标题的艺术很重要。这篇文章标题非常简洁明了,一眼就能看懂,有利于给读者传递最直接的信息。且采用了第二人称的叙述手法,让人产生对话,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也有利于情感的传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