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两只凶猛的猫
家里有一只八岁的黑梨花猫,名嗷尼,去年春节前又收养了一只丑丑的玳瑁,名二咪咪。
原以为按嗷尼温和的性格,两猫会相处甚欢,没想到画风相当野蛮——三个月了,两只猫在家除了吃睡,就是打架。
一开始,嗷尼基本不会主动挑衅。只要打架就是二咪咪先动手,别看它瘦小,打起架来却凶猛。
基于二咪咪比较过分,我大多时候都护着嗷尼。
慢慢地,也许是不想再忍让,也许是有恃无恐,嗷尼开始反击,主动挑起战斗。而好斗的二咪咪则更加嚣张。
但二咪咪基本每次都被嗷尼按在地上,却不认输,屡输屡打,屡打屡输。

后来,我想了想,才明白其中原因。
二咪咪自出生就开始流浪,直到满两岁才被我收养。
它生活的地方很多流浪猫,虽然有人喂食,但猫多粮少,从小就得为食物争斗,否则就得饿肚子,甚至是活不下去。
猫是领地意识很强的动物,如果跨领地找吃的,更少不了打架。
尤其是冬季,喂食的人少,残羹剩饭也不好找,每个冬季都要冻饿死一些猫。
二咪咪的好斗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形成的,那是保证它活下来的最好方式。
来到家里后,二咪咪虽然不用再为吃喝战斗,但主人的宠爱成了二咪咪争抢的目标。
因为主人的宠爱决定了谁是家里一霸,谁过得更好。
而嗷尼,自然不甘心从一霸变成一趴,面对挑衅,无视不起效的情况下,只有绝地反击。
家里的争宠和野外的抢食,本质上都是生存竞争。

(2)动物世界的活命法则
美国国家地理和曾拍《荒野求生》的贝尔,联手制作的9.4分纪录片《水深火热的星球》,揭示了动物世界的生存有多残酷。
动物世界里,自生命诞生起,就危机四伏,生死难料。这才是“生存”的真相。
为了食物,雪豹不得不在200平方公里的领地来回巡视。有时要花上一周,才能吃上一顿饱饭,几乎每天都活在饿死的边缘。
陡峭的山沟地势险峻,危险极大,但那里有一群岩羊,是它最后的机会。
雪豹纵身一跃,不幸的是,它和猎物一起从60米高的峭壁上坠落。在乱石林立的峭壁上翻滚摔打,雪豹始终紧紧抓着岩羊。

跌倒山底后,它终于可以饱餐一顿,可代价巨大——它身负重伤。
然而仅仅3天后,受伤的雪豹就重新站了起来,再次跃起捕食。
除了陆地奔跑的雪豹,还有天空翱翔的金雕,夺食之战可谓惨烈。
为了活下去,金雕每天要飞160公里寻找食物,不择手段抢到食物才能活下去。
在暴风雪的冬季,挪威山峰上的一只雄性金雕,饥肠辘辘之下,只能与乌鸦争夺腐食。
仅有的一口食物引来了其他金雕,一只雌性金雕挑起战事,两只金雕为争夺食物展开了殊死搏斗。

贝尔说:
“所有生命,都必须有极强的适应性和坚定的决心。不仅如此,它们还要抱有信心,相信明天会变得更好。”
(3)人类社会的生存规则
动物世界里的生存比人类残酷千百倍,它们一出生就面临生死存亡的竞争和命运,而人类,起码有父母有亲人护到成年。
很多人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迷茫然后不思进取,活得浑浑噩噩。
有时候不一定非要找到多么高大上的意义,让自己的生活质量高一点、让自己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这理由就足够了。
所以,不要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不要为自己安于享乐找理由。
最近几年,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很多规则已悄然改变,倒逼了多少企业和门店,下岗了多少尚属年轻却难再就业的职工。

为什么下岗却难再就业?
因为在温吞吞毫无压力的生活中,失去了斗志和自我成长的意识,在风险来临的时候,丝毫没有抵抗的能力。
就像河北唐山收费站那个收费员说:“我今年36了,这么大年龄,让我去端盘子我也端不了啊,这么多年我就会收费!”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和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法则。
生活安逸的家猫尚知道竞争更好的生存空间,人活着,又怎能浪费这仅有的一世?
如果你不想被时代淘汰,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人生精彩一点,不要忘了时刻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