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在网上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动态图,标题是:当你绝对自信时,不管你是对错,你会影响到周边的人。在一个操场上,有三个学生穿着迷彩服在军训,训练的内容是齐步走。然而其中的一个学生每走一步都出现同手同脚。左边的学生转头看了看他的姿势,但中间的学生并没有做出任何调整。紧接着随着教官的口令,他们又迈了一步,中间的孩子依然同手同脚,左边的孩子便有些不淡定了,莫非是自己错了?孩子在自己的疑虑中也换成了动手同脚的姿势。然后右边的孩子一直在关注着周边两个学生变化,发现他们都换了姿势也将自己的步伐调整了。于是就出现了三个学生齐步走同时同手同脚的现象。
愚以为,这个标题取的非常好,这也符合了我们大多数人的心理特点。作为左右两边的学生,在遇到新的事物时,自己并没有明确新事物的特征,如果他们熟悉齐步走就如同我们正常走路一样,只是将手臂抬太高些,也不至于会被误导。对于中间的学生来讲,他虽然是错的,自己也的确不知道是错的,在没人告诉他这是错误的动作时,那么没有人能撼动他的想法,他也就能一直保持着这种错误的自信。他让周边的人与他保持了一致。
这是自信的力量。我想到了乔布斯。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盲目”的自信,他把全世界都认为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苹果手机的问世改变了手机与电池分离的状态。难道当初没人想过将手机电池与手机合为一体吗?答案是否定的。只是设计者必定猜想到,当手机没电时,换不了电池岂不是影响手机使用?就是因为这个念头,所有想到将手机与电池二合一的设计者摈弃了这个设计。
我曾经用过一部摩托罗拉L7手机,平时包里这个带着八块电池和一个万能充。在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读书时,用完一块换一块。手机换电池时开后盖,抠电池,与现在相比起来就没这么干脆利落。手机掉地上后,基本上也都会分成三块:手机、后盖、电池,完全没有现在这么完整性。手机自从被设计成为一体后,电池的续航问题就无限的暴露出来,于是专家们就针对电池做了专项研究,电池的续航能力也一次次被刷新,充电宝等蓄电产品也随之被开发出来,为一体的手机服务。
如乔布斯一类自信,敢为天下先的例子比比皆是。想要完成自己看似登天还难的目标往往都是需要这样的自信。万一坚持下去,成功了呢?我就是这个同手同脚的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