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络上看到韩国首尔市市长朴元淳自杀的消息,感到有点震惊。韩国艺人自杀的消息比较常见,重要政治人物自杀,除了前总统卢武铉之外,朴元淳算是第二个。首尔是韩国的首都,首都行政长官的自杀,自然引发轩然大波。网络上的舆论一波接着一波,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主要有两派:一派是力挺朴元淳的,评价他品德高尚、能力卓著、为人正派、深孚众望,连续三届当选首尔市市长就是一个明证,说明他很有群众基础。另一派是力挺倒朴元淳的,揭露他性骚扰身边的女秘书,让该女秘书长期生活在痛苦中,其所作所为令人不耻,事情暴露后自杀属于咎由自取。甚至放出风来,此事还不能善罢甘休。
朴元淳自杀后,我在手机上多个新闻APP里面看了大量相关的新闻。拜托现在平台算法功能的强大,只要对某些方面新闻感兴趣,平台会根据算法持续不断的向阅读者本人推送类似新闻,有长篇报道,也有深度解析,甚至还有很多的阴谋论调。有些文章用煽情的笔调描述朴元淳的高风亮节,他的自杀是政治的牺牲品,让人看了内心深受感动。有些新闻就说因为朴元淳的不堪行为,受害者女性还要开记者招待会,继续揭露他的“罪行”。现在的问题来了,朴元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哪一方的说法是正确的呢?事情的是非曲直到底如何呢?
我们早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由于网络的高度发达,新媒体矩阵日益庞大复杂,再加上传统媒体依然具有较大的生命力,各种信息渠道的畅通前所未有。每一天我们都沉浸在信息的“海洋”里,自动或者被动的接受信息的“入侵”。在信息化时代里,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对信息真伪的鉴别。哪些信息是真实的,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着吸取的价值,能够促进我们人格的成长和完善的?哪些信息是虚假的,是对客观存在的扭曲,是对人的彻底愚弄,导致我们误入歧途发现不了人生的真谛?只有弄清楚这个根本区别,我们才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开始正确的思考。
朴元淳自杀事件推送出来的信息是纷繁复杂、莫衷一是的。普通人受所处位置的限制,不能够深入内里全盘掌握所有的信息,因此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正确的判断。但可以坚信的一点是,与此事件相关的每一个组织、团体和个人都会从自身的立场、利益出发,阐明自身的观点,并对事件进行解读。这种信息的推送与其说是为了挖掘事情的本真,表达出客观公正的立场,还不如说是一场利益的博弈。有没有一种完全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媒体立场呢?不否认也有很多这样的媒体存在,但深入观察我们这个世界如何运行的现实,对其数量也只能做一个保守的估计。
如何客观地对待我们身处于其间的信息“大海”,检验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智商以及思想的成熟度。其实还可以扩开一步来讲: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也是一种信息的交流。如果我们对媒体的信息推送,能够保持足够的警惕和辨别的话,那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动,也应该有所鉴别和取舍,做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能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否则就很容易上当受骗。那种轻信上当受骗的人,本质上还是心智还未完全打开的人。当然,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吃过苦头的增多,我们鉴别真伪的能力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强。
关于信息真伪的话题,我已经谈了很多次了,也写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章。最后,以我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你的知识结构不是自己决定的,而是被设定的。你从小接触到什么样的信息,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信息一旦有错,那么人的三观跟着出错。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常说:你所坚信的,未必是真理。”
以此与大家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