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曾经有个这样的广告: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女生因为和母亲吵架而离家出走,在饥肠辘辘的时候,看到街角卖炒饭的小店,但因为囊中羞涩,只好转身走掉。但在她准备离开的时候,卖小吃的阿姨叫住她,问她要不要吃点东西,在女生明确说明自己没钱的情况下,阿姨还是说坐下吧,我弄点吃的给你。
女生坐下后,有点犹豫地问:“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阿姨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回答说:“并没有,不过一盘炒饭而已。我告诉你,还有另一个比我更好心的人。”她经常碎碎念,催你起床;很挑剔,买颗菜也要挑捡、计较;她做的每件事都让你感到不爽;不许青春期的你晚回家,不许你挂电话;跟你争吵,让你觉得没有自己的空间;说话间,炒饭做好了,放在了女生面前。“来,炒饭加煎蛋,不加洋葱。”女生更疑问了,问她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样吃。镜头一转,一个穿着随意,头发也有些零散的女人,举着女孩的照片,奔走询问:“不好意思,你有看过这个小女孩吗?”曾在卖炒饭阿姨的摊位前,她一边努力忍住眼泪,一边掏出钱说:“她身上没带钱,如果看到她,请你帮她煮点吃的。”

女生流着泪,一勺一勺的吃着炒饭,也回忆着一个一个的细节:她叫你起床的时候,已经早起一个小时准备好了早餐;当你说要想吃呼粉部落那份土豆粉时,她会不顾路程的远近为你买回,没有放辣椒,没有放醋。看着你吃东西的时候,她的眼睛里都是溢出来的爱意;她那么挑剔,是想要更好的照顾你。你因为陌生人的一盘炒饭就觉得感动不已,而她在你多年的成长中,一餐一饭都准备得很用心。你觉得自己知恩图报,反反复复的认真跟陌生人说谢谢,却从来没有哪怕一次注意到她的付出。可是没有人对你的好,是理所当然。
为什么我们会容易被陌生人感动呢?因为素不相识,因为陌生人没有责任需要对你好,当我们接受了陌生人的善意,便极为容易感动。而生命中那些习以为常的好,比如父母的用心,比如爱人的陪伴,比如朋友的理解,因为在长期的接受当中,我们习惯了他们不断输出的爱,便在潜意识里将此认定为理所当然。虽然嘴上从来不说,但其实你的心里,觉得父母有责任对自己好、为自己负责;觉得爱人有义务、就应该宠溺你。
于是就有了那句“我们总是把最坏的脾气,给了最亲近的人”。而我们多少次都在“无意中”,伤害了那些爱我们的心。每一次都懂得有礼貌地对陌生人的善意表示感谢,这是你的基本素养。懂得珍惜身边人对你的爱,适时恰当地以爱回应,温柔相待并表达感恩之意,更是你最该具有的素养。你要知道,那些理所当然对你的好,其实都是源于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