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孔夫子,我随时随地都在淘书,那天在藏书石雕公司时随手拍了一本《澄泥石雕》,今天到手,所有疑问瞬间消散。
我的问题是:藏书的砚台明明是石头雕的,为什么要叫藏书澄泥石砚?
《澄泥石雕》开篇就说:石雕是以石头位材质进行雕刻的一门工艺美术技艺。而澄泥石雕作为石雕的一种,区别于其他石雕艺术,其特点是取材必须选用澄泥石。澄泥有两种,一种是烧制的陶土,实为陶砚;另一种产于苏州藏书乡,是一种沉积岩。
真的有一种石头叫澄泥石吗?我有点疑惑,
《澄泥石雕》说,澄泥石,又称蠖村石,是苏州地区特有的岩层间的澄泥,是一种沉积岩石,沙粒经千百万年的自然固化成石,含有大量矿物质及锶、硒、锌、锰等微量元素。
我去网上搜了搜,除了介绍藏书澄泥石砚的文章中提到澄泥石,没找到其他的说法。
翻了翻《苏州地理》和《苏州市志》《吴县志》,都没有找到相关说法,忽然想起张振雄老师是地理专家,微信请叫他,还没回音,翻一翻张老师的《苏州石刻》,好像也没有。
那天看见澄泥石砚的颜色,蟹壳青、鳝鱼黄、虾头红,很是喜欢。一只虾头红的小砚台,据说800元,很想买回来玩玩。
错过了周二的东山走读,周日补上。
东山去过无数次,我从来没有搞清过方向,爬山、走古宅,都是糊里糊涂瞎跟跟。
今天也是准备瞎跟的,乘在大巴上看着讲义里的地图,忽然灵光闪现,整个东山的方位在我脑子里清晰起来。
登上雨花胜境,遥望陆巷古村,我好像真的把方位认清了!喜大普奔
在莫里峰爬上爬下的路上,我背熟了好几首新背旧背的诗词,很有成就感。
回家立即投入状元博物馆的讲义,没想到居然很花时间,一直写到此刻天光大亮,清晨5:38,终于马马虎虎完成。
写不动流水账了,去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