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例子,出生的婴儿,心智状态还不够成熟,他看世界只有两种分裂的状态,要么全好,要么全坏,并且处在一种被迫害的幻想当中,会有攻击坏对象的冲动。这个时候他就处在偏执分裂位。
再大一些的婴儿,他的心智有所发展,会发现,那个有时候很好,有时候很坏,有时候不是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的人,其实是同一个人。
他会为当初的攻击性而感到内疚,这个时候他就处在一个抑郁位置。
一个人的心智状态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这些位置是不断流动和变换的,如果产生僵化、卡壳。他当下的情感和行为就会出现变化。
如果他的心智状态持续缺少流动和转化,这个人会变得异常。
所以,对一个人心智状态的变化,尤其是对他各种不同情绪的流露,看到、理解和接纳,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这会有利于他清晰的感知到这些情绪,并整合到自己的人格当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成就更加完满的人生。
这样的环境里,一个孩子不需要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不需要压抑自己的个性,可以用最小的内耗,最多的能量,去发展出更好的自己。
反之,如果一个孩子的心智状态不被看见、感知和整合,他的心智状态就没有办法发展,久而久之,他就没有办法发展自己内在的那部分,没办法活出真正的自己,就会成为像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曾经提到过的“空心人”。
解释下,所谓的空心人,就是因为从小到大,心智状态或者说精神和情绪的那部分,不被父母和环境,接纳、理解和肯定,只是被一味的去促进知识的掌握和智商的拓展提升,久而久之与自己的内在失去了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