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爆款价值法则--专注极致法则。专注极致法则不能不提到小米因为专注极致法则是小米提出来的,小米曾经做到专注极致法则,但是他有一段时间又没有做到专注极致法则,好像间断时间又要回到它的初衷。我们来分析一下小米这个很有趣味的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互联网爆款品牌。
为什么雷军说互联网不是技术,也不是产业,而是思维呢?小米创办于2010年4月6号,由雷军带领黎万强刘德包括这个微软中国研究院的两个创始人,还有谷歌中国研究院的一个创始人,再加上一个美国留学回来的金融学的负责公司的财务,7个人就形成了一个小米的战队。那么小米2010年到2013年,这个非常高速发展时期,我们叫火箭速度,是人类有史以来公司发展最快的速度。3年时间做到了市值100亿美金,100亿美金是什么概念呢。通过类比方式这100亿美金到底代表着什么。小米用3年的时间做到了100亿美金市值,联想这个传统时代的产物诞生于1984年的一个民族品牌,当然今天也是一个世界500强品牌,但是我们要知道联想做到市值100亿是足足花了将近30年的时间。一个是3年,一个是30年,通过一对比就知道小米它到底做对了什么?雷军说互联网,其实不是技术,也不是产业,互联网更多是思维,是价值观是方法论,小米把它总计为七个字“专注、极致、口碑、快”,所以专注极致也就是这个时候小米提出来的。
为什么雷军说互联网不是技术,也不是产业,而是思维呢?为什么小米专注极致和快呢?了2010年和2013年小米手机给我们感觉确实很快质量也很好。因为小米的MIUI系统曾经在全球的安卓系统评比当中获得的金奖,最开始的苹果手机和小米手机两个裸机放在一起,没有品牌标记的话。单纯看速度根本辨析不出哪一个是小米哪一个是苹果,所以当时小米手机质量确实好确实快,尽管它有点发热,但是他的营销概念叫小米为发烧而生,因为米粉,所以小米。所以前三年的所有精力聚焦在手机上。整个手机事业部当时有500人,2000多名网络架构师,3000多名在线客服做交流做口碑,所以它一下子引爆市场,再加上大家误读的这个饥渴营销,让你感觉到神秘越不到道就越想得到。当然它其实不是这个饥渴营销,它是什么,就是尽心在做产品研发,没有接受外部的干扰,没有主动做宣传。也没有接受采访,所以我们感觉它在做饥渴营销。但是后来它的量上来以后,由于上游供应链的问题,有的时候供不应求,所以又感觉在做饥渴营销,但这都是一些误读了。
为什么小米手机经历过2010年到2013年的高速发展期以后2013年到2016年小米手机就呈现下滑趋势。在国内手机的排行榜当中,趋足第五第六,苹果 三星 华为 vivo oppo小米,小米排在第五第六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面有一个原因,第一个小米曾经自己所提出的专注和极致理念,那么在这个阶段2014年到2016年它没有完全做到,因为把一部分精力分散到构建生态链。
为什么雷军说互联网不是技术,也不是产业,而是思维呢?2013年小米公司抽调30个工程师,组织了一只在全国唯有工程师所组成的投资人队伍,要求每个月要投资两家公司,主要是智能制造方面。所以小米的大部分精力倾斜到了构建打造生态链,甚至我们所听说小米搞公寓房。小米还要搞汽车啊,小米做酒店等等,所以那个时候让人感到小米太散,
精力不聚焦,所以不够专注,由于精力步够专注,导致打造产品不够极致。再加上华为作为一个研发创新的公司,多年在电信领域的积累和他的专利基础,使它在手机领域里后来居上,因为它的品牌优势、创新研发优势,相对小米不怎么专注于极致方面,所以小米他的出货量锐减到第五第六的原因之一。第二个就是外部的市场机会,也不像2010到2013的那么好的,因为这个时候锤形着陆。2010年到2013年毕竟智能手机,像华为 vivo oppo还没有完全发力,而且vivo oppo更多是城乡结合部位和小米没有正面冲突,但是vivo oppo通过农村包围城市这种战略,当他们在三四线城市赚到一杯羹之后,就马上又进攻一二线城市这样就形成一个正面冲突,所以这个外表的机会和威胁又进一步的加剧,所以小米相对而言别人在前进自己前进得比较慢,所以落后了。
为什么雷军说互联网不是技术,也不是产业,而是思维呢?所以小米的高速发展和低速回落,由雷军他们的几个合伙人通过乐视的案例反思来自己,不能够太快构建生态链,应该把自己的核心主主营业务扎牢,牢不可破以后再围绕周边产业做延伸,幸好雷军所带的小米团队2016下半年开始进一步用他的专注极致精神来打造他的手机和相关的产品,这个时候又看到小米的出货量又创历史新高。
这就是我们看到小米它在成长当中曾经的辉煌和所出现的问题,以及今天它又会到它正常轨道,它的背后让它成为爆款品牌的逻辑法则就是专注和极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