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杜甫自知“好颜色”,无奈委身向泥沙!

杜甫自知“好颜色”,无奈委身向泥沙!

作者: 微微一笑_f41b | 来源:发表于2017-11-04 13:47 被阅读0次

            杜甫才不是成天“沉郁”着呢!

            比如这首《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想必这黄四娘花养得如此漂亮,肯定也把自己养的不错,很可能是个气质美女呢!(敲黑板:注意注意!叫“娘”的可不一定老!比如秋娘、媚娘、杜丽娘,人家可青春着呢!)说不定老杜这首诗就是当着黄四娘的面吟出的呢!说不定还换来了四娘的“一面发娇嗔,碎挼花打人”呢!

            再如这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虽然尾联还是一如既往地告诉读者我杜甫又思乡了,但是他笔下的春景简直让人沉醉其中,一直醉下去。可以想见:春风送暖,花开草长;动物们也筋骨舒展开了,想飞就飞,想睡就睡;江水碧、江鸟白,山树青、山花红。能不醉吗?每读到这里,耳畔就传来赵忠祥伯伯在《动物世界》里那充满诱惑的声音“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动物们交配的季节”!

            又如今天咱们要读的这首《花底》: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杜甫善用色彩。前面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便是一例,而首联“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则更像我们熟知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者都是将颜色与数字相结合,而且很是妥帖。

            “千”“万”以夸张之手法写出了花蕊之密集,花瓣之繁多;花蕊黄、花瓣紫,颜色映照得也好。需要注意的是,首联中的“萼”“花”均指花瓣,“蕊”“须”皆是花蕊。紫萼包于蕊外,黄须映照花中,此花可说是有内外兼修之美了。

            有专家说首联这两句是互文,个人不太赞同。首句“萼扶蕊”,次句“须照花”,主体不同,侧重点也不一致。举个现代汉语的例子,像“他帮助我,我帮助他”两句其实是一句,就是“互相帮助”的意思,也算作互文好了;而“党领导人民,人民拥护党”两句话和本诗首联格式差不多,没法转化成“党和人民互相领导、拥护”,只能解释为“党和人民互相依存”,当然这样和原文意思已经不完全一致了。总之我认为这两句的花瓣和花蕊是“互不成文”的!不管这许多了,反正这两句写出了花的颜色之艳、数量之多!

            首联是直接正面描写,颔联则换了个角度。“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的意思就是说这个花呀,如同被黄昏的那场不期而至的小雨淋湿了秀发的少女,让人心欲怜之;当然,一个比喻显得单薄些,那就再来一个。这个花呀,又如被清晨的那抹不期而至的朝霞映红了脸庞的少女,让人心欲爱之。出句写出了花的温润,对句则强调了花的鲜美。老杜笔下这花美得简直让人也想遭遇一场不期而至的爱情了!

            颈联则连续用典。出句中的潘安号称西晋第一帅哥,有个“掷果盈车”的成语就是形容潘哥帅的!而且潘帅哥又帅又有才,和陆机并称“潘江陆海”。只可惜人品配不上容貌与才华,后来被夷了三族。

            潘安三十多岁的时候任河阳县令,令全县种桃树,于是有“河阳一县花”的说法。当然这种因一己之私就破坏了生物多样性的做法,并不值得称颂。就像陶渊明在彭泽县当县令的时候,“公田悉令吏种秫谷”,把朝廷拨给他的公田全部拿来种酿酒的植物,多少有点蛮霸。估计老陶辞职的时候,粉丝们应该是长出了一口气的,幸亏陶县令官做得小,幸亏陶县令官做得短啊!潘安也一样,全县种桃树也不是为了开发旅游、创立水果品牌什么的,只不过为了自己看着玩儿,这要是让他当个省委书记当当,那还得了!顺便开下脑洞:请问潘安应该种多少桃花才是合理的呢?答案是3.33333(3个没完)里就行了。说得出原因的请在文后留言!

            卫玠也是帅哥一枚。他年少时乘坐羊车到街市去,看到他的人都以为是玉人,结果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堵塞,搞得交警都要警告他没事少出门了!后来卫玠出差到京城时,人们早已听到他的名声,出来看他的人围得像一堵墙。卫玠本来身体就弱,再加上舟车劳顿,你猜怎么着,竟然被围观的人看死了!这还真不是乱讲,成语“看杀卫玠”就是这么来的。甚至到了唐朝仍有人感叹卫玠之死,写下了“京城媛女无端痴,看杀玉人浑不知”的诗句。

            这两句无非表明,我老杜所见之花,堪比潘安所种的桃花,甚至能让卫玠停下车来观赏不已。前一句强调了花的多,兼顾花的美;后一句强调花的美,兼顾花的多。

            尾联恐是有所寓意的。花的美老杜知,世人也皆知,甚至花儿自己也深知,这里的花儿已经有了人性了。可是,仅仅自知美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珍视自己的美丽,不可委身于泥沙中。可是花儿有的选吗,花儿又怎能长久开放而不凋落在红尘中呢?哪怕“芳香如故”,不还是要“零落成泥碾作尘吗”?

            不妨再问问,老杜有的选吗?

            《新唐书》上说,杜甫年轻时家穷得过不下去了,就在吴、越、齐、赵等地漂来漂去。后来参加进士科考试却没考中,于是困顿在长安。再后来因为站对了队伍得了个小官,又因为乱说话被皇帝抛弃。刚好严武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杜甫于是投奔他。严武因为自家与杜甫是世代交谊,就对杜甫十分优待,而且上表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可是杜甫却不大看得起这位朋友加饭主,竟然喝醉酒后站到严武的床上,瞪圆了眼睛看着严武说:“严挺之竟然有这么个儿子。”此时的杜甫不知道是不是李白附体了!可不管怎样看不起严武,还不是要在人家账下讨生活。可怕的是连这样的日子都过不长久,唐代宗宝应元年严武应召入朝,成都少尹兼御史徐知道在成都叛变,杜甫从此流亡梓州和阆州之间。

            在杜甫眼中,严武不过泥沙而已,而自己却是“好颜色”,不愿委身于他;只是时运不济,没有没奈何(没奈何:钱币也)而无何奈何,只好委屈自己。可是严武离开后,连委屈自己的机会都没有了,只好有一次飘来飘去,直到59岁那年大醉而死。值得一提的是杜甫多次身经叛乱,却坚守节操,没有什么污点,却也算得上“只有香如故”了!

    可是,说着说着,怎么又开始“沉郁”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杜甫自知“好颜色”,无奈委身向泥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jmf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