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小朋友没有经历过校园暴力,我会觉得ta很幸运。小姑娘的学校里没有热暴力,但是冷暴力不断,言语攻击、人身攻击、使小绊子,未成年人欺负人的方式也花样繁多。
我不喜欢我的未成年时代,太压抑,没有自由,总是被欺负。如果说选择当个文明的未成年就是怂包的话,那么我一直都是个怂包。
学前班和一年级时遭受的校园暴力是最密集的,没有那种热暴力,是被高年级的男孩子偷了橡皮泥,被同班的男生偷了糖葫芦还当着我的面吃完,是被同班男生偷数学课要用的小工具还扔到垃圾桶,被男生污蔑我亲了他……
那时候我在老家读书,这段记忆让我根本喜欢不上我那个地理上的家乡,对男性生物也毫无好感。
我不知道那个年幼的我是怎么过来的,也曾有过极端想法。因为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外公外婆又是文盲,天然地觉得无人可以为自己出头,可能外公外婆还要被别人说一顿。
年幼的未成年人的无力感。
来深圳以后并没有好太多,四五年级时因为长得胖被班里男生起外号,还编那种顺口溜来骂我和班上另外一个女生。讨厌一切户外活动,那些恶心的男生会盯着自己看。
“你怎么吃这么多啊?”
“你好胖啊,你好恶心啊。”
“你这个肥仔。”
至今都很讨厌别人用“肥仔”去攻击别人,太恶意了。
大人们并不能理解这种煎熬,只会说——
你别听啊。
你减肥啊。
你瘦下来不就行了。
后来我也确实瘦下来了,并没有做什么努力,天然地就瘦了。
中学以后的校园暴力都和女孩子有关。
初二时被当时的班长看不顺眼,我这个转校生话少、成绩好还得老师喜欢,于是关于我的关键词越来越多——
白莲花,
故作清高,
婊子
……
我上黑板写题目的时候,会听到身后的起哄声,密密麻麻地扒在我的心上。
最终,那个女生发在空间的说说彻底让我崩溃了,哭着跟我妈说了一堆话,好在那次妈妈并没有骂我,直接去找老师了。
初三时,因为一件不关我的事,因为惹到的那个女孩子是班上的大姐大,几乎被全班孤立。
大大小小的事太多了,真的让我觉得恶心。
校园暴力真的是恶的展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