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师的第一节课究竟该怎么上呢?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上好新学期第一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老师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和相亲有着很多相似点,人还没有开口,我们会最先根据对方的外貌、衣着品味来做一个初步的判断,这个印象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师生的初次见面也一样,学生在心里给老师打的印象分,形象大概会占到30%的比例。
在上第一节课前,老师最好要修饰一下自己,一是显得干净利索,二是显得对学生尊敬。这里强调的形象是干净利索大方得体的形象,而非夸张艳丽、引人注目的形象,给学生留下“浮夸”的形象对老师来说可不是好事儿。
接着是做自我介绍,要有一个漂亮出彩的亮相。可以简单的自我介绍+信息差的学科介绍,比如说“同学们大家好,我叫张**,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知道啊,有很多同学觉得语文学起来比较的枯燥,甚至觉得提分有点难,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真正的了解语文,你跟着张老师真正的走进语文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它不仅仅是教材上的内容,它还是你的前途命运”我们还可以介绍本学科的学习方法,根据自身的心得来现身说法。将自己的窍门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学,怎么配合老师去学习。还可以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自己的教学计划、讲课习惯等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适应老师。
介绍学科的时候,主打的就是一个信息差,这些学生没有想到的不知道的,甚至颠覆他们认知的东西。信息差一出来,老师的权威就立住了,还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新老师可不可以用快闪视频来介绍自己呢?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可能会失去一个立威的好时机,老师的权威来自于教师的身份加自身的能力,那么最开始师生之间相互不了解,所以一开始你的老师的身份是自带权威的,那么简单的介绍会比华丽的介绍更能够让学生摸不透,对你产生畏惧感,那么你可爱的一面,幽默的一面,有意思的一面,可以在权威立住之后慢慢的透露给学生,更能够给学生产生以惊喜,当然你必须加快你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否则时间一久,学生了解你之后,觉得你能力不足了,那么老师这个身份所赋予你的权威就会失效,那时候真正能够hold住学生的只有你的能力。
我们要明确,我们的第一个任务不是让学生来喜欢你,而是树立权威,展示能量,以便更好地管理学生。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还是很有必要制定一些规矩来帮助自己约束学生,明确纪律。
立规矩不用太细,学生也记不住,后边也很难操作,第一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明白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告诉他们遵守纪律的好处和不遵守的坏处,比如说我希望我上课的时候大家都是遵守课堂纪律的,像什么睡觉啊,吃东西啊,交头接耳啊,看其他无关的书籍啊,等等都不能够发生,一旦发生的话,我会根据规则来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不过呢,我觉得我们,希望好好学习的,我们是可以管住自己的对不对规则呢是对规则呢?是对守纪律的人来说,它不是一种枷锁,而是一种保护。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是可以严肃一些的,但是又表示你相信他们和他们是站在一起的。有些新老师理解的“严肃”,就是永远黑着脸和学生对立着说话,那就走极端了,最开始严肃的脸是好使的,但是该温柔的时候也要温柔,该共情的时候也要共情,抓住人性是管理的核心。
还要注意,我们说话的语速放慢一些,新老师都会紧张,一紧张就容易语速加快,语速一快就容易结巴,所以你得刻意的提醒自己放慢语速。
注重感情因素,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在教学实践中,知识传播中蕴含着师生的情感因素,在第一堂课堂中,教师应充分注重自己情感的发挥,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应包含“情”。通过自己充沛的精力、饱满的情绪、昂扬的激情夫感染学生、激励学生。
总之,第一堂课与一般课不同,一般课的授课内容是固定的,主要是传授新知识,而第一堂课内容则不受教材的限制。更多的是充分运用教师渊博的知识。发挥自己的优势,上好这第一节课,就得要求教师认真备好课,把渊博的知识和相关的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要围绕主题开展,使学生感到有节奏感,不致于使课堂沉闷、单调。
但要谨记:不要制定太多规矩,适量就好。说的时候不能够太过说教,喋喋不休,要采取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