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去社区学院听了几节家庭教育与传统文化课,总体感觉还可以,但是中途有事耽搁了,没有去,后来几节课也不太想去,主要是我有事。
最后的一节分享课也没有去,我看他们群里发的照片搞得还是比较热闹,但是只有15个人去,比平时的人少多了,他们是真有事还是怕分享?
昨天碰到社区学院的沐老师,聊天中提到了家庭教育课的事,我忍不住还是提了一个建议,我觉得整个课程都是满堂灌输,缺少互动,大家比较闷,建议增加互动,比如诵读、提问环节,这样老师同学就会熟悉起来,不然上了那么久的课,根本就不认识,她觉得我说得很对。
后来我去办公室交名册登记本子(面塑班长没来,委托我这个班委点名),我刚好听到她在跟另外几个老师说我的提议,看来她是真的觉得我的建议好。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每次老师们磨课之后都会聚在一起议课,大家会说一说老师的优点和缺点,但是绝大多数的老师都只是提优点,便有些老师提一些意见,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皮毛。
我基本上都是在他们提完优点之后,最后发言,及时的提出他们的不足,并且改进的一些方法。开始有些老师也觉得不舒服,但久而久之他们了解我之后,觉得我说出来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每一次他们都是等着我给他们提建议,有些老师还会在上完课之后第一时间来让我给他们提建议。
我觉得这样更利于大家进步,所以一学期以后我就发现我们老师们的教学方法,教学观点有很大的进步,特别是新老师,从什么都不懂,变得来很有学习劲头了。
我觉得我跟我爸一样,都是直肠子,不吐不快,有的时候是优点,有的时候也是缺点,但我就是学不会他们那种中庸的思想,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样的思想,如果是在公立学校还好,假如是在私立学校的话根本不行,会让大家都比较慵懒。
没想到,好在我还是直肠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