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一,早上要开晨会,有四个新同事,归属于同一个部门。其中一个有工作经验,另外三个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站在那里高下立判。有工作经验的新同事,说起话来稳重清脆条理清晰,嘴巴里说着为部门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请大家多多关照,但是面上更多的还是不卑不亢。另外三个毕业生就显得没那么自信了,甚至有一种畏畏缩缩的感觉,嘴巴里说着请大家多多指教,这边就已经弯腰九十度向大家鞠躬。其实,我觉得完全没必要。
一方面,能够指教你的是你的领导,能够让别人指教你的,依然是你的领导。另一方面,职场本身就没什么好学的,所谓的别人的指教,那都是工作关系,你只要做好你自己就可以了。因此,我非常钦佩那个有工作经验的女孩子,不卑不亢。我想,下一份工作,我站在那里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应该也是一种不卑不亢的状态吧。
想想以前,我刚毕业的时候,也是这种懵懵懂懂甚至完全不自信的状态,唯一的一点自信也被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消耗得什么都不剩下了。重拾自信,我用了五年的时间,在文字的帮助下。我始终不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这就是因为我的盲目自信。
当我处于盲目自信的状态中时,我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完全不用受制于专业。然而,等我接触工作很长时间之后,我才发现,专业储备很重要,知识学习更重要。你在职场里,基本是学不到专业知识的,所谓的沟通技巧,你也不要多想。当需要的时候,不需要什么技巧,你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就可以了。当不需要的时候,你就算是再有技巧也基本无用。毕竟,没有谁是傻子,会被你用技巧套进去。
工作其实是个程序,每个人都是程序里的一小部分,你该做什么是你的职责,你若少做了或者做的不到位那是你的问题,你若多做了或者做的过火了那也是你的问题。工作最重要的是刚刚好,不多不少。你的职责就在于做好本职工作,其他的一概不要碰。如果你做好本职工作之后还有余力,那么你就将这份力量用在提升自己上面。不要相信那些洗脑的鸡汤,怂恿你要多做点事情,彰显自己的主人翁形象。拜托,公司是你家的吗?你是这家公司的主人吗?不是。孔子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把自己当主人,后果不堪设想。
为同事多做事,出了任何问题你都要背锅,这丝毫不会让同事感激你,反而会觉得你这个人无趣,爱出风头。为领导多做事,做什么?端茶送水吗?点外卖吗?贴报销单吗?你觉得这是为领导好?同时也是为自己好?所以,你觉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如此廉价?如果是顺便,并且是偶尔一两次,我是可以理解的。那么,经常这样,算什么?这不仅仅是你不珍视自己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公司也不珍视你的价值。你对自己的定位尚且不清晰,你还指望公司能够给你更好的升职空间?或许,你想的有点多。
我之所以希望你能把多余的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面,是因为公司在考虑升迁的时候,会根据你的个人价值,而不是你在公司待了多少年。这一点,我也是突然意识到的。现在,我要离职的这家公司,还算是比较讲人情的,谁在公司待的时间长,谁升迁的可能性就更大。当然了,一般待的时间长的人,要么是有一点关系,要么是有很多点关系,像我这种平民百姓,就算是再待上几年也不会有什么升迁。
当我把时间和精力都转到自己能力的提升下,去看书看视频听老师讲课学习英语学习心理学,我发现我再看这个平台的时候,一切都变得如此清晰,而我的未来是什么,我也第一次开始认真去想。我觉得我已经不再被现有的环境所困,我能做的有很多,我所有的困惑也一点一被解开,我想要的是什么,我能依靠的是什么,也终于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渐渐地,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职员与公司的关系是利益关系。如果职员对公司有用,可以创造价值,那么这个职员就有升职加薪的可能。如果职员对公司没用,那么即便在这个公司待了很多年,依旧是不会有什么升迁的可能。这,才是一个正常且健康的关系。
那么,相反,如果公司的升迁模式并不是这样,作为老板偏信一方,没有公正可言,这样的氛围必然留不下可以创造很多价值的员工,即便有,也是有目的的工作。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工作并不是非谁不可。只要你嘴巴会说,你的工作机会就更多,你的工作成效就更大,你的工作能力相应的也会被认可,你自然就可以平步青云。
好吧,我不想说这个了,有点儿吓人。刚刚小Y给我讲新闻来着,我打开微信被吓了一跳,魂儿都要被吓掉了。她说了9岁小女孩的故事和玛莎拉蒂醉驾的故事,这两件事情我丝毫不知,这几天我没有看新闻,也没有打开微博,我看的一直都是知乎还有简书,当然,如果百度也算的话,那就还有百度。
我本来跟她讲的是大众点评的事情,然后说到运气。我觉得她的运气比我好,应该会比我有更高的中奖几率。她并不觉得我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反而讲述了一个九岁小女孩的惨案,我被吓到了,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都要面试找工作,我决定我要去稍微有一些规模的公司,而不是随便什么公司都要去面试。我觉得一天去面试一家公司足够了,如果顺路的话,倒是可以面试两家。不管怎么样,我都觉得,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一定要提高警惕。
2019年7月15日15:56:23
本篇收获:
集中精力去思考的事情,往往比散漫的思考要有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