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的文章又被简书给锁定了。简书最近锁文的频率比较高,似乎审查越来越严格了。上次写的朱棣功绩背后的财政隐忧, 并没有任何影射当代政治的内容,可惜还是被锁定了。两次申诉后,简书给出了具体原因,所说内容涉政。今天写了篇《“狗娃”与生育》,主要是写点韩国生育率低的一点思考,可惜一发出就被锁定。看来以后在简书写文章,还是写一些“文艺”内容吧,说说身边的琐事,这样会更安全些吧。
无所谓了,既然锁定了,那就再写一篇吧。
今天又该针灸了。吃过午饭后,来到社区诊所做针灸治疗。虽然治疗已经超过了一个月,大夫预测一个半月就能解决问题,但我的两次检测报告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于是大夫对我延长治疗,功能有所好转,但结构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中午的针灸后左侧头部有点痛,那种又涨又突突地跳疼,以为是在诊室着凉了,出去后可能会好点。然而,不论我采取拍打、按摩、室外散步,都不能缓解疼痛。于是我又到诊所去找大夫。针灸大夫也是诊所老板,人很精明,头脑灵活,就是收费有点猥琐。京东药店一盒180的药,他敢卖到360。不过,医生还算和善,至少在针灸上并没有过多收费,除了药费。
我顶着快要爆炸的脑袋到诊所,大夫很快就给我做了针灸治疗,我的后脑勺和脖颈处顶着好多针。他媳妇也是诊所的护士,看到我满头都是针,就开玩笑说,“李大夫,你怎么把人家扎成个刺猬,看着都疼。”她说话的语气非常神气,她在诊所里经常以命令的口气讲话,外人一听就知道她是医生太太,在家地位非常高,医生就是个妻管炎。
当这话, 我心想不妙,大夫肯定不乐意。
“你只看我扎了那么多针,你却看不到她疼痛减轻。”大夫大声地说。毕竟针灸是他今年重点推出的诊疗方法,他推崇针灸,容不得他人的置喙。
我也赶紧打圆场,“针灸就是先苦后甜,扎时吓人,扎过后就不痛了。”
两口子没有起什么争执,可能这种讽刺与回怼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乐趣。医生太太言语中带着高傲,医生有时说话讪讪的。总感觉医生太太在医生面前更有优越感,不过医生也乐在其中。
针灸过后,头疼缓解许多,至少不影响写作与做家务了。
记录生活中的小事,也是蛮有趣的。这个小时可能用于未来的小说写作。记得以前从容小主在群里讲的什么都可以去写,她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文字写下来,就变成了故事的素材。素材来源于生活,只要留意生活中的事务,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写。看过的故事,听过的趣闻,所思的问题,都可以记录下来,变成写作的素材。
前天看小主的文章“我们终将面对孤独的自己”,感觉他已经能够把生活与小说彻底打通,并且融合起来,而且这种融合是潜意识的。生活中每天都有故事,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多留意生活的点滴,最终都能汇入写作的洪流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