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3 读书笔记/Hong
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饥荒、瘟疫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议题:长生不死、幸福快乐和化身为新的高级智人。
首先谈谈饥荒,几千年来这一直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如中国从“人文初祖”炎帝时期到黄帝时期直到20世纪,几千年来各个轮替的中国政权都曾遭到饥荒肆虐。几十年前,中国还曾经是粮食短缺的代名词,自1974年以来,虽然仍有几亿人苦于粮食匮乏和营养不良,但也有几亿中国人摆脱贫困,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不再受到饥荒之苦。
继饥荒之后,人类的第二大敌人是瘟疫和传染病。如始于14世纪30年代的东亚或中亚某处,栖息在跳蚤身上的鼠疫杆菌通过跳蚤叮咬而感染人类的流行病“黑死病”。这批瘟疫大军借着老鼠和跳蚤,迅速蔓延全亚洲、欧洲和北非,不到20年便抵达大西洋沿岸。当时的死亡人数约为7500万至2亿,超过欧亚大陆人口的四分之一。始于1520年3月墨西哥的天花,当时墨西哥人口多达2200万,但到了12月,仅余1400万。天花只不过是第一波攻击而已,流感、麻疹等致命传染病也一波一波袭向墨西哥;到了1580年,该国人口已经不足200万。
两个世纪后,1778年1月18日,始于夏威夷群岛的流感、肺结核及梅毒、伤寒和天花,导致当时人口稠密,足足有50万人的夏威夷,到了1853年,人口只剩下7万。
时间进入20世纪后,各种流行病仍然在继续夺走几千万人的生命。1918年1月,身处法国北部战壕的士兵开始染上一种特别强大的流感,俗称“西班牙流感”,数千人因此丧生。当时的战场前线背后是全球的战争物资供应网络:英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中东、阿根廷、马来西亚、刚果等相应的这些地方,都得了西班牙流感。短短几个月内,大约5亿人(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染上了病毒。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次流感夺走了大约5000万到1亿人的生命。相较之下, 从1914年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只有4000万。
每隔几十年,就会有这样的大型流行病“海啸”向人类袭来,另外还有一些规模较小但频率较高的流行病,每年带走几百万人的生命。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间,流行病无论在流行程度还是影响方面都大幅降低。全球接种天花疫苗的运动就极为成功,世界卫生组织在1979年宣布人类获胜,天花已彻底绝迹。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地让某种流行病完全在地球上消失。
在过去几十年间,对艾滋病的处置或许可以说是最大的一场医疗失灵,但就算是这场悲剧仍可以说是进步的象征。自20世纪80年代初艾滋病首次大爆发,已有3000万人因此丧生,另外还有几千万人深受身心煎熬。尽管面对种种困难,但在医学界意识到这种神秘的新型传染病之后,只花了短短两年时间就找到了这种病毒。又过了10年,新推出的药物就已经让感染艾滋病病毒从必死无疑转变成为一种慢性疾病。
每隔几年,总有人警告可能又将爆发重大疫情,比如2002——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SARS)、2005年的禽流感、2009——2010年的猪流感,以及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然而凭借有效的应对措施,受疫情影响的人数较少。以“非典型肺炎”为例,原本人心惶惶,担心它成为新一波的黑死病,但最后在全球造成的死亡人数不足1000人,疫情很快得以平息。西非的埃博拉疫情暴发后,原本似乎逐渐失控,世界卫生组织也在2014年9月26日将此疫情称为“近代所见最严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尽管如此,疫情还是在2015年年初得以控制;到了2016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已然平息。埃博拉病毒共感染30000人,其中11000人丧命。
新的传染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病原体基因发生突变,使病原体能够从动物身上转移到人身上,能够打败人体免疫系统,或是对抗生素之类的药物产生抗药性。 2015年,医生宣布发现一种全新的抗生素“Teixobactin”,目前细菌对它尚无抗药性。
第三个好消息是战争也正在消失。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大多数人都以为有战争是必然的,而和平只是一个暂时的、不确定的状态。国际关系也遵循“丛林法则”,就算两个政体看似和平共处,战争也始终会是一个选项。举例来说,虽然德国和法国在1913年处于和平状态,但大家都知道它们可能在1914年掀起战火。每当政客、将领、商人和普通百姓计划未来的时候,总会想到战争这个因素。从石器时代到蒸汽时代、从北极到撒哈拉沙漠,地球上的每个人都知道,邻国随时可能来侵犯领土、击垮军队、屠杀人民、占领土地。
直到20世纪下半叶,这个“丛林法则”终被打破,或被取消。在大多数地区,战争已经比以往更为罕见。在远古农业社会,人类暴力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5%;而在20世纪,这一比例降低至5%;到了21世纪初,更是只占全球死亡总数的约1%。2012年,全球约有5600万人死亡,其中62万人死于人类暴力(战争致死12万,犯罪致死50万)。相较之下,自杀的人数有80万,死于糖尿病的更是有150万。现在,糖可比火药更致命。
过去70年间,人类打破的不只是“丛林法则”,还有“契科夫法则”(Chekhov Law)。契科夫有一句名言:在第一幕中出现的枪,在第三幕中必然会发射。纵观历史,如果国王和皇帝手上有了新武器,迟早会禁不住诱惑。但1945年以来,人类已经学会抵抗这种诱惑。比如冷战的第一幕中出现了枪(暗指核武器),却从来没有发射。现在,我们已经习惯这个世界有许多炸弹被束之高阁,许多导弹无用武之地,都成了打破“丛林法则”和“契科夫法则”的专家。就算哪天这些法则重现,也会是人类自己的错,而不是什么无法逃避的天命。
然而,人类的成就还带来另一条信息:历史不会允许真空。如果饥荒、瘟疫和战争的发生概率不断减小,必然要有些其他事情成为新的人类议题。我们对此必须慎重考虑,否则很可能在旧战场上全面获胜,却在新战线上措手不及。那么,21世纪会有哪些议题取代饥荒、瘟疫和战争呢?
其中一项中心议题是要保护人类和地球不被人类自己的力量所害。
人类未来的第二大议题,可能就是要找出幸福快乐的关键。
确保全球的幸福快乐,就会牵扯到第三大议题,重新打造智人,让人可以享受永恒的愉悦。
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颠覆我们很多当下认为无需佐证的“常识”,比如人文主义所推崇的自由意志将面临严峻挑战,机器将会代替人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日益成熟时,人类将面临从进化到智人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变,绝大多数将沦为“无用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新的高级智人。
未来,人类将面临三大问题:生物本身其实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如何看待这三大问题,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要增加人的力量,主要依靠改进外部工具。但在未来,则可能会着重于改进人的身心,或直接将人与工具结合起来。这有三条路可走:生物工程、半机械人工程、非有机生物工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