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致知在格物”这句话后来总结为“格物致知”。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格物致知”是为人处事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历代有很多人对“格物致知”进行了解读,王阳明更是把它融入了自己的“阳明心学”。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不是探究万事万物而得到真知。
“格”是正的意思。
“物”是事情的意思。
格物就是事情上正念头。
“致知”就是致良知,也就是实现良知的意思。
“格物致知”就是说:只要你能在所遇到的每一件事上存正的念头,去除恶的念头,你就能实现良知。
有了良知有什么意义呢?
良知就会给你指引,你就具备圣人的品格了。
说白了,就是我们做事要“存正念”,也就是存有点好心。
我这样一解释,可能比“格物致知”更加通俗易懂,但是好像不高级了,而且,存点好心这件事每个人都懂,也都知道正确,然后呢?
没有然后。
关键时刻,“存点好心”这件事会成为人们做事的标准吗?
大多数人根本想不起来。
为什么?
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家不知道这样的好处。
其实,很多时候,我给大家分析事情,也并不太想告诉做一件事的好处是什么。
因为,我总觉得带着一个目的性去做事,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舒服的。(后面《道德经》内容会具体解释)
很多时候,我做事的初衷是,做这件事是好的,是符合规律的,就去做了,不会想太多,也不会过多想具体会带来什么好处,也不是想不出来,就是不愿意去深入想。
这也许是弱化功利心的一种心性吧。
但是,毕竟这篇文章重点不是写给我自己看的,所以,我还是把“存点好心”的好处说一下吧。
为人处世存正念、存点好心的“念头”,最大的好处是会使你有“浩然正气”。
大家不要小看了“念头”这种东西,念头可以解读为意念、意识。
意识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这是顶级哲学,比一切高级的方法论、理论都要厉害。
我跟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知行合一”你觉得“知”和“行”哪个重要?
有的人觉得是“行”重要。
因为光知道,不去做就是零。
有的人觉得“知”和“行”都重要。
这种思想主要源于“一体二相”的“阴阳”思维。
这两种观点都对,但是,只不过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而我现在所说的是更高维的角度。
大家请记住:高维的人不只是他的观点站的高,与之相匹配的还包括他的言行、心性。
也就是说,高维的人他的一个基本素质是知道的就会做到。
那么,在这个层面上来说“知”和“行”哪个重要?
是“知”。
因为你不用考虑他知道的能否做到,他知道的肯定做到,这时候的关键就是:他是否有“知”?
如果他都不知道,如何做到?
那么,这时候“知”的意义就非常重要了。
我们如何“知”,从哪个方向去“知”?
正念。
我们为人处世,我们遇到事情去找解决方法,要从“正”的方向去想,去思考,这就对了。
为什么很多人为人处世,想解决问题方法,不去从“正念”的方向去思考,而是总想从巧计的方向去思考?
根本原因是:不自信。
很多人不相信自己从“正”的方向能够解决问题,自己没有这个底气。
其实,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悟到的就是八个字: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这也是我经常与大家说的:本自具足。
如果你根本就不相信自己是“本自具足”的,那么,没有这个认知,自己又怎么敢从“正念”的角度出发?
没有“正念”也就没有接下来的一切。
所以,认真想想“存正念”这朴实无华的道理,这就是“大道至简,简而能全”。
接下来说一下,“存正念”不同的境界。
咱们以"做好事"这个正念举例:
《道德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意思是:德高的人做了有好的事不认为有德。德低的人以有德自居,紧守着德的荣耀,害怕失去。所以说,德高的人顺乎自然作为,德低的人自然地做事,而后念念不忘,总是强调。最讲仁爱的人有意为之,而后将其忘掉。正义的人主动去做而且事后念念不忘。而讲礼仪的人强调遵守礼仪但没人回应,则愤怒的扬起手臂强迫别人遵从。
做好事分五个境界。
第一种境界:上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才是最高境界的德行,他们做了有德的事情,没有挂在心上,也没有觉得自己了不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德的人是自然而然的做事,自然而然的做了,自然而然的忘了。别人一问他哪天是不是做了什么好事,他回想起来的确做过,但是并没有觉得自己做的是多么了不起的事。
第二种境界:下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的人做了好事,心里总是记得,哪怕不到处宣扬,也会记得很清楚,甚至害怕别人否定自己做过好事,他怕自己做了好事失去了意义。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下德的人会比较在意自己做的好事,因为他们心理上是有预期的。
比如,一个人做好事希望得到好报。做好事为了正面宣传引导作用。
第三种境界:上仁。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仁”就是仁爱、同情心,“上仁”就是比较有同情心、仁爱思想的人。
他们会去主动寻找好的事情去做,认为做好事的行为很好,然后,再把它努力忘掉。
有人会问,“上德”、“下德”“上仁”的区别是什么?
“上德”做的好事,是自然而然做的,无为而无以为,“下德”做的好事也是自然而做的,但是自己会很在意做好事的意义。“上仁”做的好事,不是自然遇到的,而是刻意去寻找的,只不过想像上德一样“无以为”。
但是,一旦有意识刻意去做事,就已经脱离了“德”的层面。
比如,明天要考试,你并没把考试放在心上,晚上到点照常睡觉了,这是“上德”。如果你告诉自己,要早点睡觉,为了明天有个好精神,这种有目的地去睡觉,这是“上仁”。
结果有什么不同吗?
“上德”会自然而息,能够很平稳地入睡,而“上仁”却可能会因为考试意识太强烈,反而紧张的睡不着了。
第四个境界:上义。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他们主动去做事,并把事情牢牢地记住,念念不忘,甚至会大肆宣传自己做的好事。
第五个境界:上礼。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礼”是“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如,礼貌、礼制、礼法。
“礼”体现出了规则性,甚至是带有强制性,用“礼”去约束别人,别人不愿意,然后,你就强制别人遵守,谁不遵守就收拾谁。
所以,看起来大家规规矩矩很有“礼”,其实是因为有着一种外在的约束力存在,怕自己违反了“礼”被收拾。
“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的根本区别在哪?
区别就在于人的虚妄之心的强弱不同。
从“上德”到“上礼”虚妄之心逐渐加强。
“上德”是没有虚妄之心,顺其自然,心无所住。
“上礼”是虚妄之心最强,控制欲极强,甚至要“攘臂而扔之”——愤怒的扬起手臂强迫别人遵从。
这五种境界说完了,需要细细品味才能悟出其中道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要向“上德”那样“无为而无以为”?
其实,当你有这种意识,就已经脱离“上德”层面了。
恩,没想到吧。
这五种境界我们明白了就好,不要总想着自己要做到哪样,自己的行为处于哪样。
我们做事的宗旨还是应该放在“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摒弃虚华,内心清净的做符合“道”的规律的事情,就行了,其他的不用多想。
今天从“格物致知”,说到“存正念”,又以“做好事”的五种境界为事例深入加以说明。希望大家认真思考今天的内容,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甚至会刷新很多人的认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