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三年级的核桃两周了,距离上次学前班时一年的陪伴已经过去两年,再来看孩子的习惯与行为,依然有不少的思考和感悟。
是拖拉吗?
周末核桃说他要自己安排作业的时间,周五晚上不做作业,周六上午的英语课老师说如果在下午五点之前再不完成作业就不要来上课了,于是在下午五点的橄榄球课之前,写完英语作业传给了老师。周日上午一通电视、玩玩具,姥姥提醒了几次,他依旧是“我自己安排”,午饭我们都睡午觉了,他开始写七张(一周的)书法作业,在下午的书法课三点二十之前的三点写完了作业。学校的作业当然是安排在晚上喽。他觉得八点之前可以写完,还包括他被老师要求重写的日记。结果等作业写完已经九点多了,超过了预期,也推迟了睡觉时间。
第二天上学路上,我问他关于昨天晚上作业的情况有什么想法,他说可以早点写,写快点…
看起来是不是标准的拖延?然而如果我们了解孩子,就会知道是他们对时间以及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需要不断地体验,慢慢达到能够掌控,这也需要时间。安排作业也是他自己的责任,作为家长,当然想让他把作业放在第一位,这会减少家长的焦虑,然而孩子有他们的优先原则,他把周末才能看的电视时间、读他喜欢的书、玩他喜欢的玩具当成优先选择,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不写作业了,只是把作业看成了次要的,完成就好。我们成人的周末不是也会把休闲娱乐当作优先项吗?先完成后完成,只是因为能不能承受作业还没写的压力罢了,而孩子最是活在当下的。
反而是我们的催促,让孩子不再规划时间,因为有人提醒。而他们的优先项与家长不同,按家长的要求做就会走神、对抗、偷懒……于是就有了一个名字“拖拉”或者“磨蹭”。
丢三落四吗?
三年级核桃多了“家庭记事本”,就是记每天的作业,完成一项画个勾,周三的一项语文预习作业他没有做,也没有画勾,但是多做了听写,我们都忽略了,我签了字,第二天老师通知了妈妈这项预习作业没有完成,妈妈和姥姥有点担心他会不会被批评,会不会害怕等等,其实这本就是孩子学业上一次很正常的情况,没有必要紧张,而且也是一次机会,他对待作业也许会更认真。放学的时候,依旧聊了学校发生的事情,他轻描淡写地说他已经补上了,问他的当时的感受,确实有一点害怕,不过还好。我和他也说了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有责任,他是忽略了预习,我是没有看到预习项后没有打勾就签了字,所以我们以后都要注意了。
所有的学校作业之后的最后一项作业是收拾书包,他要自己完成的,如果忘记了带什么也是他自己的责任,所以很少忘记带学具。
“丢三落四”的孩子大致会有一个帮助收拾的家长,如果把孩子的责任还给他,帮助她形成习惯,也许需要一段时间他才能管理好,但是他会学会为自己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