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2月28日,是儿子的生日,从生下他那天起,多少年过去了,我从来没忘记过这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也是我的受难日。
这段日子被疫情隔离困在家里,好久不上街买菜了,家里几乎没有像样的菜,今天是个好日子,怎么着也要做点好吃的吧。
带上口罩,上街买回一条鲈鱼,打算做红烧,反正儿子爱吃鱼。
忙碌了一会儿,红烧鲈鱼做好了,色香味俱佳,儿子肯定喜欢。再煮好一碗青菜汤,这就是生日盛宴了。
吃饭的时侯,儿子夹着块鱼肉,边吃边说:“真好吃,鱼的味道,香,嫩,滑,嗯!我妈的厨艺堪称一绝。”然后神秘地对我说:“妈,今天是我的生日,也是你的受难日,你做红烧鱼给我吃算是送我的礼物,我也有礼物送你。”我笑了笑,没放心上,只当是儿子开的玩笑。
谁知吃完饭,儿子收拾好碗筷,擦干净饭桌,从他房间的抽屉里拿出三样东西来走到我跟前,笑眯眯的对我说:“妈,这是送给你的礼物,不成敬意。祝你天天快乐!”
看清楚眼前的礼物,我才发现儿子真的没有跟我开玩笑,原来这小子已经策谋已久。还真的是意外惊喜!
三样小礼物真实的摆在我面前,都是我平常需要用到的小物件:两个一大一小自制的相框;一个戴在手臂上的黄色小臂包,上面有只灰色的小鸽子;一条黑色的手机数据线。

相框是儿子自己动手制作的,不知道用的什么材料做成的,乳白色的边框很柔和,大相框是我年轻时的一张照片,由于年代久远,相片上的人和景有些模糊不清,穿粉红色连衣裙的我坐在河边的石块上很开心快乐的样子,小框里是儿子6岁时的照片,(儿子不喜欢拍照,小时候拍的只有两三张,长大了更少了,只有保存在我手机上的两张偷拍的照片)只见儿子严肃认真像个大人似的一本正经地站着。儿子说,这两张照片是他最喜欢的,一直珍藏着。儿子说他喜欢看我开心的样子。自己那张小小相片意思是他外出上学了就让这个小少年时刻陪伴我左右,看到照片就像儿子陪在我身边。想的又远又贴心。

另一份礼物是臂包,平时爬山露营,健身时带在手臂上的小包包,用来装手机的。我喜欢包包上的小鸽子图案,萌萌的,儿子知道我周末,假期,经常跟朋友外出露营,戴着方便。
再看第三个礼物却是一根15厘米长左右的手机充电器(我经常弄坏手机数据线)。儿子还担心我不喜欢礼物,陪在我身边一会帮我试戴臂包,一会又找摆放相框的最佳位置,还特别叮嘱我拔数据线时要手抓住数据线与手机之间的接口处才拔。(我经常是直接手抓数据线就扯掉,所以经常坏)
还算这小子有点孝心,送的礼物虽然不是很华贵,但实在。
儿子不厌其烦地教我怎么使用这些东西,好像我已经到了老年痴呆的年纪。
望着儿子憨憨的笑脸,我还是乖乖的接受他的指导,直到我拔对数据线为止,而我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儿子长大了,再也不是那个踮起脚尖替我擦掉眼泪的小男孩……
疫情隔离期间, 呆在家里这么长时间也没有让我操心什么,每天按时起床,早起煮好粥做早餐等我,看书,健身,早早制定好学习计划,并严格要求自己实行,抽空陪我聊天,陪我看剧,像朋友一样说笑话,哪天看到我不开心,就逗我笑……儿子自律又懂事,再也不是那个叛逆期让我伤神落泪的小愤青。
特别是最近两年来,儿子出远门学习,放假回到家,发现越来越懂事,变得成熟稳重,我生病不舒服也懂得问寒问暖的,端茶倒水,为我上网学做可口的饭菜。懂得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努力朝着那个认定的方向学习。不用监督,一日三餐规律,跟外婆,奶奶说话都是轻声细语,耐心讲解电视剧里的人物,故事,再也不是那个遇上一点不顺心的事就大声嚷嚷,黑白颠倒着过日子的任性小青年。
看着这三样礼物,不起眼的小物件却在我心里沉甸甸的,忍不住摸摸一会相框,一会儿戴戴臂包,一会儿又试拔手机数据线……像个小孩子一样玩得忘乎所以,心情别提有多快乐了。
其实做父母的都一样,不在乎礼物的贵重,不奢望孩子送什么礼物,只在乎孩子们是不是健康,快乐!工作是否顺利!学业是否进步!
比起礼物,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孝心,是房子里传出来的欢声笑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