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罗胖的跨年演讲,挺有启发的。罗胖分享的22个故事,虽然都不大,但确实触动人心。比如第一个给电动车补洞的龙华哥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创业者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自己创办的企业倒闭,背负了200多万的债务。有一天他走在深圳大街的路上,发现路上电动摩托车特别多,而且很多电动车的座椅上还有一个破洞。天晴还好,一到下雨,只要坐上座位水就会冒出来,把裤子打湿。龙华哥突然灵光一现,觉得可以试着帮别人的车来补洞。说干就干,龙华哥找了一些旧的皮革和胶水,开始帮别人的电动车补窟窿。补好了,他就在旁边当上一个微信二维码,上面写了几个字:电动车的洞已补好,金额随意。等他忙完一天回到家,一看微信,竟然还真有人付钱,5块、10块、15、20的,一共一百八十多块,跑去自己的成本,这一天下来赚了一百多。龙华哥第二天继续补胎,这一天他赚了500多。
罗胖说这个故事带给他最大的启发并不是人们的道德水平有多高,也不是这位龙华哥多么有生意头脑。而是龙华哥能够不让自己标签化,他生意失败了,想到的并不是重头再来,在哪里跌到再从哪里爬起来。而是立刻能够将自己归零,没有身份、没有标签的去观察这个世界。
而大多数人如果遭遇类似龙华哥这样的境遇,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我们太容易把自己标签化,我是一个成功人士,所以必须有房有车。我身边的人都结婚生子了,所以我也必须脱单。我邻居家的孩子看了清华,我的孩子再不济也得考个211。我们被太多的东西束缚,让自己的眼界越来越窄,选择越来越少。
罗胖说,我们应该让自己活成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过去的一年,有太多人主动或者被动选择了改变。有人从建筑师转行去做了婚庆,有人从天文学博士改行做了装修。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很难再有一个行业能让我们一条道走到黑。而去标签化,让自己从一个“名词”走向另一个“名词”,将会是大多数人不得不做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