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三姑父一来送米,下龙的老宁家知道了,打来了电话,我接电话:“喂,你好!XX粮油。”
“外甥闺女,我是老宁家你四舅,你的米卖的咋样了?”
“四舅,米卖得挺好的呀!四舅有事儿你说话。”我笑呵呵的说。
“现在米便宜了,我给你送到家一块二毛八分五咋样?”
“四舅,行是行。这车米得赊你两天,刚卸三十吨米没现钱呀!不过你放心,倒出来钱我立马给你结账。”
“外甥闺女,没事儿,你别说赊一车米,有你妈和你舅舅的面子,你赊十车米都行,四舅信着你了。”
“行,四舅,让我弟弟明天送来吧!”
“好!再见!”
“再见!”
挂了电话,三姑父赶紧从兜里拿出来九百块钱。
“侄女儿呀!人家给你价了,还是赊账,三姑父不能多和你钱。”
“三姑父,没事儿,这做生意就这样,高点低点的赶上了档口都正常。”
“我还寻思明天再给你送来一车呢!看这样送不来了。”
“三姑父,你过三五天再送来一车,没事儿。”
“你这能这么大的量吗?”老高问。
“正常情况下,这三十吨米十来天就下去了。我估计四五天以后库房能到出来三十吨的地方。”
“老妹你这量挺大呀?为啥他们都说你家一年都卖不多点玩意呢?”老高说。
“你这老哥有点意思,同行是冤家,你向同行能打听到实话吗?谁能说自己家卖的不好!不都是嫉妒别人货卖的好眼红吗?这你看到了,我们这上下龙还互相拉客户呢!”
正说着,客户来拉米,三千斤大米六十袋,二十袋面粉,俩桶豆油。我给了老宁家的大米,上次这个客户就是拉的他们家的米。
这老公在库房呢!我打豆油,让三姑父穿上工作服帮我往车上装面粉和大米。
付完款客户走了。“侄女儿,咋不卖咱们家的米呢?”
“三姑父,别着急。有货不愁客。咱们家的米一会儿让他们卸大厅五千斤,晚上我闷上饭来客户给大家看,让他们自己选那多好。”
“侄女儿呀!你这生意经悟得透啊!”
我拿起对讲机,“哥们儿,车上还有多少了?卸大厅点省着倒腾了。”
“把这剁卸满,剩下的都放大厅。”
“好的。”
放下对讲机,来了客户,装豆油、面粉和大米。
“哎呀!你们家先进的设备真多!这对讲机省劲呀!”三姑父说。
我给客户打豆油,指挥三姑父给往车上装面,豆油一大桶上车了。正好老公他们拉米回来倒这个客户的车上三十袋大米。
我算完账客户开车走了。老高和三姑父在大厅这一会儿功夫,我家就卖出去了一百多袋米。
“你这连批发带零售挺忙啊!这一会儿功夫零售也没少卖呀!”三姑父说。
“还行 三姑父,主要是咱们家乡的米质好,咱们家相对来说比别人家便宜,还不差称。这自然就快了,卖货主要还是信誉,老百姓的口碑很主要。”
“侄女儿,你说这个可对,这老百姓认死理,别说你这便宜,就是一样的价钱也买够称的货。”
有时候这现实比啥都有说服力,他们把剩下的米卸完,过了数没差。
这老高和他儿子眼看着我家忙里忙外的卖货,心里能没有数吗?
再说了,他每次给送货的粮店都是几千斤的零户,我家也是刚接手粮店不到几个月。弟弟开粮店的时候不批发大米。
他总说三样都批发整不过来,可是我觉得啥都一样,守着家乡这么个大资源不用白瞎了。
这年秋天我接手粮店,大米就大批量的批发,老高这个老主顾却失去了商机。没有办法,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商户,没有时间和他们这些人推诿扯皮,因为那个年代粮油价格不稳定,你一耽搁,商机就错过去了。
每一次的粮油价格浮动,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那真是差着毫厘,失去几万块钱的损失。
老公就因为这个事儿对二弟耿耿于怀。其实我劝过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要是没有二军从中作梗,我也不能自己下去开市场,也没有这么好的资源可以利用,批发大米也不一定能这么顺利。
他不听这些,就说二军出这个事儿不是人干的事儿。谁一说二军,他就说这个事儿。
这人啊!有些时候就范这个病,谁要是看谁不顺眼,咋看也不顺溜。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