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道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践行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比如说:那些有良好健身愿望的人,大部分人办了健身卡之后,都不能够坚持下来,能够做到连续去健身的人,真的是寥寥无几。
这从背后说明了,有些人只是在心里想一想身体变得更好,但是没有付出行动,那么就仅仅只是想一想而已。另外一些人,不仅心里想要变得更好,而且还付出了行动,所以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人就真的变得更好了。
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其实关键的一点,就是行动。如果没有持续的行动,健身这件事情,就能够看出一个人的人格是不是长期主义者。
昨天有个朋友过来看我,我带他一起去健身,然后我们就在讨论这个问题,真正把人区别开来的因素,就是“从知道,到做到”的这个过程,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个过程之间的差距,这一点我们两个算是有同感,也能够体会到这个之间的差距,是随着时间的积累,越来越大的。
喜欢健身的人都知道,健身属于无氧器械运动,训练到的肌肉主要在三个维度:
肌肉力量;
肌肉耐力;
肌肉柔韧度。
可以总结起来就是力量训练。
最近有一部贺岁电影,是陈可辛导演拍的《中国女排》,中国女排夺冠的时候,有很多幕后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这些照片背后,都说明了这些女排运动员,不仅要做好排球的训练,背后还在健身房里面进行力量训练。有些人就感叹,这些运动员非常努力,其实不管是排球运动,还有很多的体育运动员,他们都在进行力量训练,可见力量训练是很多运动的基础训练。没有基础的力量训练做保障,很多运动员是达不到顶尖水平的。
回头来看,说到个人成长的道路,每个人都离不开持续的自我教育。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就好像对应的就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教育过程,没有这个自我教育的过程,我们就好像缺乏基本的力量训练一样,最后,在人生这场“体育比赛”当中,不能取得好成绩吧!
这里说的自我教育,就是对自身的投资,这个投资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投资的过程,就像要成功,其实跟买彩票有点像,都是希望不付出就有收获的人的想法。当然,并不是说所有人成功都需要努力一样,有些人就是运气比我们好,比如刚刚提到过的彩票中奖者,他们也可能是因为运气好,而取得了成功,可是这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并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我想说的就是通过自身的积累,对于自身的投资,带来的成功,这个是我们能够掌握的因素。持续的自我教育就是这样的投资过程,借用尼布尔的《平静祷文》:
《The Serenity Prayer》(《平静祷文》)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上帝请赐予我宁静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接受那些我无法改变的事情;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给我勇气改变那些我可以改变事情;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给我智慧看清这两者之间的差别。
Living one day at a time; 生活在某一天的一个时刻;
Enjoying one moment at a time; 享受在一个瞬间;
Accepting hardships as the pathway to peace; 接受和平途径的困难;
Taking, as He did, this sinful world 像他一样得说话,这个罪恶的世界
as it is, not as I would have it; 正因为如此,还不如我拥有它;
Trusting that He will make all things right 信任他将尽一切事情的权利
if I surrender to His Will; 如果我顺从他的意志;
That I may be reasonably happy in this life 我也可以合理的在此生命中愉快
and supremely happy with Him 与他极乐;
Forever in the next. 永远在未来
Amen. 阿门
---Reinhold Niebuhr ---莱因霍尔德-尼布尔
接受我们不能够改变的事情需要平静,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事情需要勇气,分辨这两者之间的区别需要智慧。
如果能够分辨清楚,在自我教育的这条路上,哪里需要平静接受,哪里需要有勇气改变,是我们自我教育成功的关键!
是否能够做成一件事情,有很多因素,笼统一点来说,就是变量和不可变量组成的。变量是我们不可控的因素,不可变量是我们能够掌握的因素。我们要接受那些变量因素,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做好那些不变的事情,这样来看,我们才有可能做成一件事情。
借用老喻《人生算法课》里面的一句话:
扩大认知半径,明确能力半径,缩小行动半径。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在我们自身的能力圈范围里面去做事情真的很重要。
在自我教育的这条路上,其实并不难,就好像健身一样,如果能够持续去做就可以了,短期内可能没有多大的改变,但是长期来看一定会变得更好。自我教育就是如此,从自我教育过程中,我对时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想要变得有钱,就必须要学会投资,投资是普通人变富的唯一一条可以实操的方法吧!也就是说,想要变得有钱,就必须学会投资。这里的投资说的是既可以用钱投资,也可以用时间投资,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没有多少本钱进行投资,我们主要讨论的就是用时间进行投资的方法,前面提到的自我教育,其实就是用时间对自己进行投资的方法。
在我的观念里面,金钱是可以用来消费的,也可以用来投资。
同样的道理,时间可以用来消费,也可以用来投资。
金钱和时间都是作为一种资源,金钱具备流动性,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即使今天你可能没有足够的钱,但是通过努力工作,以后可能赚到很多钱。但是时间是比金钱更稀缺的一种资源,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流逝就永远不可能赚的回来。
由此可见,时间就是比金钱更重要的一项资源。
有一部分人可能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但是我也并不试图说服这些人,就让这些人活在自己的“认知茧房”里面吧!就好像教育并不能改变所有人一样,知识也不能够改变那些不相信它们的人。
大部分人可能都知道,金钱既可以用来消费,又可以用来投资的。但是再深入一点想,时间是不是也有这两种属性,既可以用来消费,也可以用来投资呢?
如果我们仅仅只会用钱对自身进行投资,而没有学会用时间对自身进行投资,那么在自我教育的路上,我们还是一个比较低级的阶段,如果想要晋升为高段位的选手,我们就必须要学会用时间对自身进行投资。
再看看身边的那些人,虽然大家情况都差不多,刚刚毕业几年,没有多少存款,也没有很多的钱,但是我们还拥有更宝贵的资源,也就是我们的时间。我们把多少时间浪费掉了,又把多少时间用在投资自己身上呢?
所以,再仔细想一想,在自我教育的路上,我们并没有多少竞争者。就好像当时我们去健身房锻炼一样,办卡的人虽然有很多,但是能够持续坚持去锻炼的人,真的不多,简直可以说少之又少吧!
也就是说明了一个道理,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
这个道理还能够展开来讲一讲,把用时间消费的人比作捡芝麻的人,把用时间投资的人比作捡西瓜的人。其实,捡芝麻的人太多,导致捡西瓜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不要认为,捡西瓜很难,事实上有可能颠覆了大家的想象,捡芝麻的人就是比捡西瓜的人多太多了。而且捡芝麻的人,再怎么样努力,他所捡到的芝麻跟捡西瓜的人,还是有数量级的差别。
那么,差距这么大,而且明显捡西瓜比捡芝麻的人难度更小,就不担心大家都来捡西瓜吗?其实,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但根本不用担心大家跟你来竞争。
因为大部分人都比较短视,所以有句很经典的话:
人们往往容易高估一年的变化,低估十年的变化。
捡芝麻的人就是那些追求短期利益的人,捡西瓜的人就是那些追求长期利益的人。大部分人都是喜欢及时反馈,简单一点来讲,就是“嗑瓜子效应”,那些追求短期利益的人,都是喜欢嗑瓜子一样,得到即时反馈,容易让自身陷于追逐短期利益的陷阱里面不能够自拔呢!
对于这些捡芝麻的人来说,就好像让那些喜欢嗑瓜子的人,嗑完瓜子之后不准吃肉,过一个小时候之后才能吃到瓜子仁,那么很多人就不愿意去嗑瓜子了,这就是所谓的“嗑瓜子效应”。
追求短期利益的即时反馈很容易,但是追求长期利益,没有即时反馈的人来说,就是愿意用时间进行投资的自我教育的人,他们能够做到延迟满足,也是能够跨越“从知道,到做到”这条鸿沟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