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受:1.纠正孩子的观念。教育暴力压制并不能有利解决问题,应该学会沟通,理性解决。
2.建立正确的学校、家庭等环境。减少孩子环境内的刺激性事件发生,少关注有暴力因素的视频。
3.合理宣泄并建立自控力。孩子如果情绪暴躁攻击周围的人,需要陪同孩子参加一些游戏,分散注意力,同时培养孩子自我调节,以及控制情绪的习惯。
二收获:1.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打人是因为他们不能表达自己的情绪。父母对孩子情绪的理解能够帮助缓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孩子是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愤怒的,但是,父母要教孩子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
2.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虽然孩子可能还不到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的年龄,但是,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打人是不对的。孩子不会自己无缘无故就知道这些道理的,他们还需要别人的正确教导。
3.减少孩子们接触攻击性行为的东西,父母应该让孩子们从电视、电影和书籍里面多看一些积极向上的图片和故事。避免让孩子们接触过多的有攻击性行为的游戏和玩具。
三行动:1.改变孩子的目标,父母是很难让一个正在打人的孩子停止他们的行为的,但是父母可以给孩子们一个其他的他可以打击的对象,比如说枕头,然后让孩子们打,这样孩子们的愤怒就不会没有地方发泄了。
2.与孩子讨论事情经过,让孩子发泄完自己的情绪之后,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这件事情的经过,父母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生气的原因。
3.教孩子们使用交流的方式来表达情绪,教孩子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有效的。一旦孩子们能够通过更加直接的方法来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之后,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就会慢慢停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