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跟我聊天,说某西餐厅老板谈到我们这地方的西餐厅,几乎没有纯正的,我们当地人有钱吗?有钱!但都是土老帽!开着奔驰保时捷吃着烧烤,西装打着领带配旅游鞋。可笑的很。
西餐,最高档的就是法国菜和意大利菜,可是吃的少,就是尝着鲜。国内的菜,粤菜算是高档菜,可是吃的寥寥无几。高档西餐厅,真的不好做。但是烧烤火锅店,好像吃的人不见少。
我喜欢,所以无论如何我也要做这一行。也许年轻的时候,每个追梦的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我一定要做我喜欢的,哪怕不挣钱我也要做我喜欢的!
记得在多年以前,曾经在一档电视节目中看到刘欢劝导一位追梦唱歌的男孩儿,他真的很喜欢唱歌,放下了所有的事儿,只做唱歌这一件事儿。当时刘欢老师大概是这样说的:你可以做你自己喜欢的事儿,但你首先要活下去。如果你喜欢的事儿不足以支撑让你活下去,再喜欢又有什么意义呢?

记得李克富老师也曾经谈过先生存还是先发展的问题。
所以我的理念就是:一个人,首先要生存下去,才能谈发展。生存,就不存在喜不喜欢,也许自己真的很喜欢,喜欢这个行业,喜欢这个职业,但是这个行业或者这个职业不能让自己生存下去,那么生存就是第一位的,也必须是第一位的。先要让自己有生存的资本,才能够再谈喜欢。喜欢实际是发展的问题。
比如我喜欢写作,但是写作不能保证我生存,那么我就要找另外一份工作让自己先获得一定的基础基金,至少有钱买饭吃,先活下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喜欢写作这个比较文艺范的东东。
也许把写作变成我的业余爱好,变成我的兴趣,是另外一种选择。我可以一直笔耕不辍,但是我一定要有一份职业或者工作让自己先活着。也许有一天我的业余爱好就变成了我的主业,就像巴金老先生。据说是中国第一个职业作家,以稿酬养活自己及家人的人。
就像当时刘欢老师为什么那样说呢?就是因为他说,他也真的很喜欢唱歌,但是唱歌是他的业余爱好,他的主业是大学老师。他要先保证自己活下来,然后再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回到开头的那个事儿,那个人,也许西餐西方文化真的是他心头的最爱,所以他经营这样相关的一份产业来满足自己的喜好,同时也能够赢得活着的资金。但是他喜欢的不见得是别人喜欢的,也不见得是有钱的人就能喜欢的。也许大家真的是尝个鲜而已,最喜欢的还是自己从小就吃惯了的那一口。好东西就一定要人人都喜欢吗?即便是喜欢,能有足够的财力支持自己消费吗?所以好东西不被喜欢,不是别人不好,也不是东西不好。而是需要看市场的需求,有市场需求,才有市场。
满足别人的需求,让自己获益,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