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级研修第四节

中级研修第四节

作者: 秦晋方 | 来源:发表于2019-03-30 22:17 被阅读0次

研修班第四次课程作业

【心理动力学的五个视角】

一、 驱力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基于生物内驱力学说,它强调了本能欲望的核心作用,通过与躯体部位对应的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乃至性器期的发育阶段逐步形成人格特征。弗洛尹德推论,个体在婴儿期和儿童早期出于生存需要,通过母亲喂养和关爱或其他形式的肢体接触而获得满足,随后儿童通过对生与死的幻想,与父母建立满足性本能欲望的联系。一方面,婴儿需要被充分满足来建立安全感和愉悦感;另一方面,适当的挫折也会使儿童转而习得接受现实(“我要实现所有的愿望,哪怕愿望自相矛盾,现在就要!”转变为“有些愿望不能实现,只好等待”)。 弗洛尹德很少提及父母对儿童心理病因形成的影响,偶尔提到父母失败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两种:过度满足,使孩子失去成长的动力;或过度剥夺,使孩子承受过多挫折。良好的养育环境是父母灵活的满足孩子的欲望。由此,养育应是一种内心自然的平衡,在纵容与压抑间灵活摇摆。本能驱力的发育阶段论观点的优点在于,通过展示个体发育过程的连续性,帮助治疗师去注意儿童特定发展阶段所出现的挫折和冲突,从而进一步理解特定的精神病理现象。

二、 自我心理学理论:该理论认为,本我是内心的原始驱力、冲动、非理性冲突、趋-避冲突以及各种幻想。它寻求即刻满足、自我中心、遵循享乐原则。从认知角度来看,本我处于前语言期,它常通过图像和象征而表达、非逻辑、非因果、缺乏时间观念、不受生死和其他的限制。弗洛尹德将这种原始思维方式称为“初级思维过程”,常见于梦境、口误或幻想的内容中。完全属于潜意识。

自我(ego)指一系列功能,包括适应生活刺激,或在家庭和文化的影响下,最大可能地满足本我的需要。自我的运用遵循现实原则,服从逻辑、时空和现实原则。属于“次级思维过程”,它可以协调本我欲望与现实和伦理之间的关系。它可以是意识的或潜意识的。意识层面的自我常指“自己”或“我”,潜意识层面的自我也包含了防御过程。人们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自我防御,揭示自我从深层潜意识至意识层面的一系列活动规律,可以被看做是提高来访者的“观察自我”。观察自我是来访者自我的一部分,这部分是有意识的、理性的,能识别自己情感活动的;与之对应的是“体验自我”,是治疗中来访者对治疗关系的感受和身临其境的自我部分。“治疗性分裂”被视为有效治疗的必要条件。来访者通过从旁观者角度观察自己的“直觉”和冲动情绪,就有可能被自我识别为其不协调的自我部分,治疗就更容易取得进展。

自我对于感知外界和适应现实的能力,可称为“自我强度”,是指个体在外界极度干扰的情况下,是否依然能够认清客观事实,而较少动用原始的防御方式。

自我心理学的另一个临床贡献:心理健康意味着个体不仅惯用成熟的防御机制,而且能在不同防御间灵活转换。

超我自我本同源,二者皆在意识和潜意识水平运作。弗洛尹德认为超我多形成于俄狄浦斯期,通过认同父母的价值观而逐渐形成,但多数当代学者却将它定位于更早的时期,起源于生命之初的好与坏。

三、 客体关系理论:克莱因等人提出人们对于关系的需求远甚于本能的满足。换言之,婴儿其实更加渴求母亲的抚育,及伴随而来的温暖和依恋,而非仅仅满足于获取乳汁。该理论并不注重个体童年期驱力是否妥善发展,某个发育阶段是否被忽视,或哪种防御方式占主导地位。而是更关注童年期什么人成为儿童的重要客体,儿童如何与之交往,哪些部分被儿童内化,以及这些客体的内部成像如何影响儿童成人后的潜意识内容。在传统客体关系理论中,安全与执行力、分离个体化这些主题远比俄狄浦斯期的冲突更为重要。客体关系理论使治疗师更能设身处地地体验来访者的人际关系。该理论认为,儿童的成长需要经历:体验性共生阶段(婴儿早期)到“我”与“你”辨别阶段(2岁左右)再到复杂的身份认同阶段(3岁以后)。

四、 自体心理学理论:到20世纪60年代,治疗师普遍认识到,有时候他们无法将来访者的问题归类为究竟是本能冲动及压抑问题(驱力理论),或是防御机制应用不当(自我心理学),还是激活了分离不妥的内部客体(客体关系理论)。这些解释均有一定道理,但这些解释要么隔靴搔痒,要么似舍近求远。这类来访者的困扰集中于以下几点:我是谁?我有什么价值?什么在维系我的 ?科胡特在精神分析理论的框架内,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构想:涉及自体的发育、扭曲及治疗方法。他强调人对理想化的普遍要求,也阐述了精神病理的涵义:若个体在发育早期,缺乏被理想化的原始客体;或没能逐渐地、无创伤地对原初客体去理想化,成年后心理状态将受到严重影响。

五、 依恋理论:首先由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提出,阐述了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联系。依恋研究的重大进展来自于Ainswors 的认识:依恋关系中个体间的重要差异在于依恋的安全性或不安全性。根据陌生情境测验将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类:1、安全依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去时,明显地表 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2、不安全依恋(回避型),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和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也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3、不安全依恋(反抗型),此类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愤怒,不能再去玩游戏。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依恋质量对个体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以上几种理论究竟选择哪种理论以更好地理解来访者?这取决于来访者的类型,同时也取决于当时的治疗情境,不同理论,有不同的视角:有时就来访者的性或攻击性冲突入手对于理解来访者的主要问题最有效,有时候来访者的自我功能的发展缺陷是其问题所在;有些情形中自恋可能是核心问题:低自尊和自恋性的易感性或指向他人的傲慢态度;有些情况中客体关系理论可能最好地解释患者内心世界和指向他人的人际关系。

【认识焦虑症】

Anna Freud(1936)在《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中,阐述了自我的主要功能:保护自身不受过多焦虑(本我焦虑)、现实焦虑(自我)和愧疚的念头(超我)的伤害。弗洛尹德最初理论指出,焦虑是由防御所导致。持续压抑造成的紧张情绪始终寻求释放,这种释放被个体体验为焦虑。之后,转向结构理论,将防御视作对焦虑的回应,防御是个体试图避免难以承受的焦虑,而采取诸多措施之一。而防御措施如果无法凑效,即尽管个体采取了常规防御措施,但焦虑依然存在;或个体用自毁性行为来掩盖焦虑所导致的窘境。那么焦虑是什么?我们知道防御无处不在,生活无处不焦虑,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有用和可取的,甚至是必要的;Freud(1949)将焦虑分为三类(《神经症》许又新著第五章内容):1、客体性焦虑(恐惧),又分为两种:原发的客体性焦虑;继发的客体性焦虑(这不是客体出现或再现引起,而是它出现它出现的可能性引起的焦虑);2、神经症性焦虑:这是意识不到的焦虑,是阻抑于无意识里的焦虑,造成焦虑的威胁来自本能冲动;3、道德性焦虑:危险来自于超我,被体验为耻感和罪感。

焦虑性神经症的三个特点:1、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没有明确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称为漂浮焦虑或无名焦虑;2、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3、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口干、嗓子发堵、呼吸困难、心悸、胸闷气短、脸上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全身或四肢无力感等。具备以上三点成视为病理性焦虑。

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在正常人也可以经常体验到。面临考试、面临棘手的问题时会感到压力、紧张,从而激发个人内在动力,积极寻求资源,做好准备,应对困难,得以解决。所以,焦虑在正常人具有积极意义。病理性焦虑是指持续地、无原因地感到紧张不安或无现实基础地预感到灾难、威胁或大祸临头感,同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运动性不安,自己感到痛苦,日产生活、工作或学习受到影响。具有如下特点:焦虑的程度没有现实基础或与环境不相称;焦虑导致个体精神痛苦和自我效能的下降;焦虑并不随客观问题的解决而消失,往往与人格有一定关系。临床上常见的焦虑障碍有以下几种(ICD-10):广泛性焦虑障碍、恐惧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等。

处理焦虑方式:认知理论:焦虑是空的,体验焦虑,观察焦虑,记录焦虑就不焦虑了;具体化技术是焦虑变得可操作,操作是有目标的,沉寂在焦虑中,感觉焦虑,焦虑就减轻了。

相关文章

  • 中级研修第四节

    研修班第四次课程作业 【心理动力学的五个视角】 一、 驱力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基于生物内驱力学说,它强调了本能欲...

  • 我的研修之路

    在我上初级研修班时,就已经在祈盼上中级研修班了。 等我上了中级研修班后才发现,只有激情是不行的,我感觉到了,就一个...

  • 李克富 || 中级研修生的讲授技能十堂训练课

    中级研修是在完成了初级研修之后的提升,以具体实操和案例讲解为主,旨在复习、巩固初级阶段所学、所练的基础上,训练研修...

  • 李克富 | 中级研修生的讲授技能十堂训练课

    中级研修是在完成了初级研修之后的提升,以具体实操和案例讲解为主,旨在复习、巩固初级阶段所学、所练的基础上,训练研修...

  • 中级研修作业一

    一,正确与有效的关系 什么是心理咨询?科学定义是,协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通俗怎么讲?理论支撑下的言谈举止。...

  • 中级研修心理历程

    走过初级研修,自己有了很多地进步,进步的地方当然是,克服了自己写文章没有条理,从想入非非到付出行动,体验了从...

  • 中级研修知识汇集

    2个2: 1心理是脑的机能,2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遗传,2环境 2个4: 四大公理:基因为心理设置了初始参数 大...

  • 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今天在初级研修群里看到尔萍姐发的一位中级研修班师姐写得研修总结文章(这是我给下的定义),题目叫《依托》,作...

  • 第六讲 合理是灵活的

    “合理、道理、心理”这六个字,我从李老师的初级研修、中级研修、高级研修班一直听到了这次的社会心理服务师资班。自己认...

  • 中级研修0329:如何喝水?

    心理学的公理四:社会是心理的最终归属。 大家喝水时,想过如何好好喝水? 是不是觉得喝水还有什么可以想的? 那要我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级研修第四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le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