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时就想着读后感怎么写的感觉不太好。读书是为了写读后感吗?显然不是。
但是每读完一本书,把它写出来的时候,才觉得读书的过程结束了。可以开始下一本了。如果不写出来,总觉得工作没有收尾。此时去开始下一本书,心里总是心心念有一个“句号”没打。比如才看完的这本书——《迷宫中的将军》。
它和《族长的秋天》都是描写一位孤独的“将军”,但写作风格完全不同,《族长的秋天》魔幻华丽,马尔克斯在里面肆意挥洒自己诗一般的语言,这本书却一点都不“浪漫”,“将军”是一位体弱多病、已辞职的、被冷落的未老先衰的中年男人。这个男人就是玻利瓦尔。
(1783年7月24日—1830年12月17日),拉丁美洲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和独立战争的先驱。
先后领导军队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拿马、秘鲁和玻利维亚,并促进民主意识形态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参与建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并于1819年至1830年担任该国总统。
1830年12月17日,玻利瓦尔在圣佩德罗·亚历杭德罗乡间别墅去世。来源百科。
一个“好“的作家要为他的文字负责,尤其对一个出了名的作家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读者更多了。马尔克斯年轻时,每天下班后,利用一晚上就可以写出一个短篇,但是当他的读者遍布全世界时,他有时一天连一行字都写不出。(所以我对太过高产的作家总有几分怀疑的,尤其是现代,一个团队共同写一部小说也是可能的。)
这本书主要描写将军的最后一次旅行,按照时间的推进和地理位置的变换,交代了将军过去的丰功伟绩,将军的女人和将军的古怪脾气,(他从不相信医生,只相信自己随身带着的一本医学书籍,不舒服就按照里面的药方自治。)
他在饭桌上与一位流落他乡的法国人起了争执,回家后才意识到“当时没有找到准确的词句和颠扑不破的论点,现在躺在吊床上才想起,可是对手已不再面前。”像极了吵架吵不过,回到家才想起该怎么反驳别人的你我他。不过他生完气后还是张罗着让他们对法国人好些。
简言之,这本书的将军,他不魔幻,他有血有肉,他身上会有你遇到的人的这一点那一点的影子,他就在我们中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