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情况下,只要不以五蕴自性本空,于唯心实相中“永无有性”这一佛开示的解脱知见来观修,那么所有修行中体会到的觉受,都不会是唯心实相——没有熏习正见转依的正因则无正觉实相的正果,即熏习如是因才会现行如是果。这是大乘圣者才能亲见的藏识缘起的客观因果规律,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包括一切觉醒的大乘圣者,也改变不了这个心行的客观规律。
其实佛说的“五蕴皆空”,只是个消解凡夫无明的正知见——仅仅只是个用凡夫五蕴的语言安立的、永不变异的无为真理,是佛为破凡夫无明妄觉而安立的教理,是没有所指主客观境界的;只是遮诠实相的言说,即说明大乘圣者觉悟的真实境界相中没有无明凡夫妄觉到的五蕴诸法,并不是正面表述真实相本身是空无相的境界;只是给执梦为实的凡夫一个以楔除楔的楔子,不是直接指示一种实有的空境界;是排除见唯心实相前那凡夫五蕴妄觉障碍的方便法,即六百卷大般若经从头到尾都在说的应以凡夫五蕴诸法“无所得为方便”如实观修而证无上正等正觉的道理。
那些所有身心世界似乎暂时消失的空灵觉受,只是种觉受——还是五蕴中识蕴的妄觉境界,不是证大乘佛法五蕴本空的真理。因为凡夫只要依五蕴诸法自性本空无所得的真理观修破妄执,一旦实证五蕴皆空真理的同时,当下就无间隔证见唯心实相,证见的基本标准就是自他阿赖耶识运作的情况便顿然如实显现,就能于百佛世界自在化意生身度众生。所以实证五蕴皆空与见唯心实相之间,没有间隔一种空的境界——无间道。即无明惑破与见道,这之间没有任何间隔。
故应知,根本不存在一种无形无相空灵觉知、能生万法又不与万法对立、无我执、不变异的真常心;如果将此身心世界似乎暂时消失的空明觉受,当成了真常不变的真心实相,那么就落入了常见外道的歧路。
三种缘起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