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五蕴皆空不是种空境界

五蕴皆空不是种空境界

作者: 心栖莲池 | 来源:发表于2020-05-07 09:34 被阅读0次

任何情况下,只要不以五蕴自性本空,于唯心实相中“永无有性”这一佛开示的解脱知见来观修,那么所有修行中体会到的觉受,都不会是唯心实相——没有熏习正见转依的正因则无正觉实相的正果,即熏习如是因才会现行如是果。这是大乘圣者才能亲见的藏识缘起的客观因果规律,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包括一切觉醒的大乘圣者,也改变不了这个心行的客观规律。

其实佛说的“五蕴皆空”,只是个消解凡夫无明的正知见——仅仅只是个用凡夫五蕴的语言安立的、永不变异的无为真理,是佛为破凡夫无明妄觉而安立的教理,是没有所指主客观境界的;只是遮诠实相的言说,即说明大乘圣者觉悟的真实境界相中没有无明凡夫妄觉到的五蕴诸法,并不是正面表述真实相本身是空无相的境界;只是给执梦为实的凡夫一个以楔除楔的楔子,不是直接指示一种实有的空境界;是排除见唯心实相前那凡夫五蕴妄觉障碍的方便法,即六百卷大般若经从头到尾都在说的应以凡夫五蕴诸法“无所得为方便”如实观修而证无上正等正觉的道理。

那些所有身心世界似乎暂时消失的空灵觉受,只是种觉受——还是五蕴中识蕴的妄觉境界,不是证大乘佛法五蕴本空的真理。因为凡夫只要依五蕴诸法自性本空无所得的真理观修破妄执,一旦实证五蕴皆空真理的同时,当下就无间隔证见唯心实相,证见的基本标准就是自他阿赖耶识运作的情况便顿然如实显现,就能于百佛世界自在化意生身度众生。所以实证五蕴皆空与见唯心实相之间,没有间隔一种空的境界——无间道。即无明惑破与见道,这之间没有任何间隔。

故应知,根本不存在一种无形无相空灵觉知、能生万法又不与万法对立、无我执、不变异的真常心;如果将此身心世界似乎暂时消失的空明觉受,当成了真常不变的真心实相,那么就落入了常见外道的歧路。


三种缘起法

https://www.jianshu.com/p/4a639c879b69

相关文章

  • 五蕴皆空不是种空境界

    任何情况下,只要不以五蕴自性本空,于唯心实相中“永无有性”这一佛开示的解脱知见来观修,那么所有修行中体会到的觉受,...

  • 空的境界

    水是流动的,是一种空的境界。 动物从生存走向死亡,是一种空的境界。 植物从发芽繁盛到枯萎衰败,是一种空的境界。 物...

  • 冯达庵:心经广义 第一章 破五蕴 第三节 五蕴空相

    与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五蕴皆空,固矣。但所谓空者,究是何等境界?上节虽有性相不二之谈,究未指出大空本体之奚似。 行...

  • 五蕴皆空

    文/弗度 照见五蕴皆空只是方便说,如果真有个五蕴皆空可照见,那就已不是空了!既然已空何须再照?

  • 见素.空悟

    空 是一种境界 空 是一种无奈 空 也许是你的宿命 空 也许是你的失败 空 也许是你强大内心中的牵绊 有时会让你空...

  • 背默《心经》遇到问题,请教名师指点

    问题1:五蕴皆空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样一种表现? 问题2:诸法空相的理解 个人理解:诸多“法”,都表现为“空”,这个...

  • 思想日记:放空

    空,一个人修行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心如止水是一种空,不以物喜是一种空,不以己悲是一种空…… 觉察当下的自...

  • 禅定有几种境界?

    禅定有几种境界? 禅定的境界可分为六种,即空定、气定、火定、光定、法身定和大涅槃定。 (1)空定 禅定的最...

  • 人生如茶,空杯以对

    空是人生最高境界,心中无杂事,才能让心沉静下来,达到忘我的境界。 空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有蓝天的辽阔澄净,有大海的浩...

  • 八十一: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人生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生活不是简单地过日子,还要有诗和远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蕴皆空不是种空境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lo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