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面对网络暴力,我们该不该以暴制暴

面对网络暴力,我们该不该以暴制暴

作者: 宁青柠 | 来源:发表于2018-07-24 12:46 被阅读19次
水妞儿

01

虽然英语一直不好,但并不妨碍我一直喜欢英语系的电影,也喜欢听原声,又听人说,追过英剧的没有看过《黑镜》不算是好剧迷,还好,我算是合格的,《黑镜》四季都看了。

今天要说的是第三季第六集《全网公敌》。

故事是从突然有一天,一只蜜蜂失控,杀死人类开始的!

还要说明一下的是,这是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蜜蜂都已经灭绝,科学家研制出人造蜂来维持环境平衡。

一名资深专栏女作家乔·鲍尔斯,在家中死亡,女主卡琳·帕克总督察带着另一名女主,她的新助手见习警官布蓝一起负责调查,起初,卡琳勘察现场后认为是夫妻感情有问题,丈夫杀的,可助手布蓝不这样认为,对网络非常了解的布蓝,从近期乔·鲍尔斯陷入舆论漩涡、以及社交网络对她的各种谩骂诅咒:“贱人、婊子、去死吧”、和她收到的“去死吧”蛋糕觉得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为了鼓励新同事,以便给新同事在工作中增加信心,卡琳带着布蓝来调查送蛋糕的人。

给乔·鲍尔斯送蛋糕的是一名幼儿园老师莉莎·巴哈,她不满乔·鲍尔斯那篇关于残疾人权益活动家格温·马博里的文章,所以送了蛋糕给乔,并在网络上发了“乔·鲍尔斯,去死吧”标签。

莉莎·巴哈认为自己只是行使了言论自由权,就是图个好玩儿,如果我一个人做的,是会有点奇怪,但我不是疯子,网络上有其他人也投了,她只是在网络上发了诅咒和恐吓留言,当警察问她:你希望乔·鲍尔斯去死,她说,那只是网上发起的一个标签游戏,比如“谁谁去死”,附上某个你认为应该死的人的名字,读者认为,这不是认真的,就是一个玩笑,她甚至不知道是谁发起的,只是在网络上看到,她就随意的一投。

而开始并无头绪的警察也仅仅按照《攻击言论法》给了莉莎·巴哈警告,莉莎·巴哈还认为警察小题大做,一直声称自己什么也没有做。

02

法医从死者乔·鲍尔斯头部找到一只人造蜂,卡琳·帕克还仅仅以为是人造蜂出现故障。

他们找到受政府支持负责研发人造蜂的颗粒计划负责人,从而向人造蜂工程负责人-拉斯姆斯了解人造蜂的情况:

科学家用人造蜂代替灭绝的蜜蜂,利用太阳能驱动,同样可以给花授粉,但不产生蜂蜜,利用基本的模式识别系统设置的传感器找到花朵,定位相同的植物群并进行导航,设定行为,让人造蜂自主行动,无需控制,覆盖整个英国,人造蜂自己建造蜂巢,自行繁殖,是的,你没有看错,人造蜂自行繁殖,这让我想起了威尔·史密斯的一部电影,机器人自行制造机器人、自行维修,每个蜂巢都是一个复制点,就像3D打印机,人造蜂制造自己的复制品,建造更多的蜂巢,以指数级扩张。

官方宣称说是用来维持环境平衡的!其实,包括女主在内大多数人都不太相信人造蜂仅仅是维持环境平衡,他们觉得这是政府监视民众的一种模式!

对于人造蜂杀人。

警察:人造蜂会不会是坏了。

人造蜂负责人:他们如果坏了,就会直接掉在地上。

警察:会不会有人黑进系统控制了人造蜂。

人造蜂负责人:不会的,我们的所有系统都是军事加密,这种控制还需要一把手柄,而手柄的操控范围是10-20米。

03

第二个被蜜蜂杀死的是说唱男歌手塔斯克,他在节目中用恶毒的语言打击模仿他的孩子!

当蜜蜂第二次杀人时,卡琳·帕克觉得这不再是人造蜂的故障,已经形成规律。

与此同时,深谙网络之道的助手布蓝还查到了,前面老师莉莎·巴哈所说的游戏。

得票最高的人会被人造蜂杀死,而杀死他们的人造蜂并不是坏了,第一个是乔·鲍尔斯,被63人贴了死亡标签;第二个死亡者塔斯克有223人给他贴了死亡标签。

这个游戏还附带游戏说明:

游戏规则:第一步、选择目标;第二步、发布他们的照片和名字,加上标签:“XXX,去死”;第三步、得票最高的人会在每晚五点后被除掉;第四步、游戏在午夜时重置。

当第三个人克拉拉·米兹在警方严密保护下,受到成千上百万的蜜蜂攻击时,看到电脑上那些成片红色小点向保护点俯冲时,连人造蜂工程负责人都吓傻了。

人造蜂是如何分辨出在同一个房间里被加标签且得票最高的克克拉的?

从而也证实了卡琳·帕克和布蓝的怀疑,人造蜂不仅有拉斯姆斯告诉她们的基本的模式识别系统,有更高级的视觉传感器,那就是人造蜂有面部识别,完全就是政府的一套全国监控系统。

警方开始调查颗粒计划所有的员工和研发人员。

04

然后通过人事部一名已经离职的女员工,追查到幕后控制人造蜂的大BOSS-加内特,一名最初的人造蜂研发人员。

而他的动机也很简单,他喜欢的这名人事部女同事,因为做错事,被网络暴力谩骂、攻击、诅咒,无法承受从而导致自杀,后被加内特救起。

游戏的投票只是诱饵,在网络上留“XX,去死吧”标签,无论什么原因攻击、谩骂、诅咒并投票的人才是真正的目标,加内特是在以暴治暴。

需要插一句的是,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它的巧妙之处也在于,这个杀了38.7万+3个人的幕后黑手,整部电影没有说过一句话,镜头也少之又少,大多是警方在顺着他布的局一步步完成他的杀人计划!

那38.7万人可以说是他杀的,也可以说不是他杀的,在警方找到加内特的“密钥”硬盘后,当然,这是加内特故意留给他们的,政府急于解除人造蜂被控制,便关闭控制系统,没想到,他的硬盘是一个反向控制,最后,算是政府协助他杀了那38.7万的网络暴力制造者。

05

女主卡琳·帕克说:我从来不指望生活在未来,但我现在就处在未来。

网络暴力无论当下还是未来都存在,一旦让他们发现任何违背道德、违反法律的事情,网民的情绪就会像打了鸡血一样群起而攻之,而大家在留言的那一刻也大都跟那名教师莉莎·巴哈一样的想法,认为就是一个游戏、只是随便写写、只是随便骂上几句、反正大家都在参与、反正也不知道我是谁。

你一句,他一句,对于受网络暴力的当事人来说,一条一条地带有辱骂性的留言不停地发过来,像突然出现了几百万隐形人都在一起不停地谩骂、攻击、诅咒,像一种精神疾病,压的当事人喘不过气来!

我们当然不建议像加内特那样以暴治暴,但对于有人做错的事,一、情节严重的会有法律做出制裁;二、我们也不在当下,并不完全了解事情的起始,不应该仅为了自己一时之快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三、当你在苛责别人道德缺失的同时,自己的网络暴力是否站得住脚?

莉莎·巴哈说,她没想到乔·鲍尔斯会真的死掉。

言论是自由也是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也可能化为无形之剑伤害他人,把握尺度,不受他人影响、不盲从、才是网络乃至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需要的态度!

相关文章

  • 面对网络暴力,我们该不该以暴制暴

    01 虽然英语一直不好,但并不妨碍我一直喜欢英语系的电影,也喜欢听原声,又听人说,追过英剧的没有看过《黑镜》不算是...

  • 面对职场暴力我们该不该“以暴制暴” 《刺》

    9月23日娜有前打卡 001《刺》李尚龙P91—191 002读书感受 面对职场暴力我们该不该“以暴制暴”...

  • 以暴制暴

    键盘侠,杠精,喷子 形成网络暴力集团 和它们讲道理?不可能的 以暴制暴才是真理……

  • 大丈夫情怀

    今天我在想一个问题。 当我面对暴力的时候,我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 之前我对待暴力的态度就是以暴制暴,以...

  • 面对网络暴力,我们不推波助澜

    我总觉得,面对网络暴力,漠然围观者,推波助澜者,人云亦云者,应该和施暴者一样坏吧。 人们对未知的不断探索与创新使得...

  • 《问题之书》31-40

    我对现状比较满意,是个容易满足的女人。 我做自己,所以不惧过去,不畏将来。 在面对暴力时,我主张以暴制暴,不是纯暴...

  • 网络暴力该不该理睬

    最近空闲时间多一些了,所以就有机会刷视频。看到又想法的视频自己也会评论和留言。 可是有很多喷子偏偏就会揪着你不放。...

  • 校园欺凌事件

    面对学生取绰号,对方以暴制暴,怎么去化解。

  • 城市之光

    以暴制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信仰暴力只会带来更惨烈的暴行。 ...

  • 面对网络暴力,我们该怎么办?

    面对网络暴力,我们该怎么办呢? 置之不理。 网络上的喷子很多,而且喷的特别狠。这些喷子喷起来从不计后果,只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对网络暴力,我们该不该以暴制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md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