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25
学习必修五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的特征》,让孩子们先通读全文,留的问题是:本文的文眼(最能够揭示主旨,升华意蕴,涵盖内容的词句)是什么。
同学们的阅读又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象”了。
大部分同学能够拿起一支笔,想要圈画能够回答老师问题的内容,值得肯定。但是圈画的内容与问题无关,又能显现出孩子们对于本文的一些深入思考,也是在阅读中的他们已然养成的一些习惯。
比如,海格圈划出“中国建筑的九个基本特征”中的相关内容。他在阅读过程中在完成“信息筛选、提炼、概括”这些流程。这一阅读基本能力在考试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会有正面的考查。建议由着一阅读习惯的同学继续保持,同时跳脱出“满足于零碎信息获得”的局限。让思考“延长”:这九个特征之间有内在逻辑顺序吗?每个特征着墨不尽相同,作者有何意图?由此,我们更深入的思考,可以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本文严谨的结构安排和作者清晰的思维逻辑。
比如,泽锐圈划出“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我问他标划这句的理由。“这个句子指出了中国建筑特征的形成特点。” 这个回答“没毛病”。让对文章内容理解“延长”:表达相同内容的句子在文中还可以找到吗?孩子们很快找到了:开篇“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第二自然段“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等等。是照应,浑然一体;是反复,强调这一观点。当然,我们再“延长”,看到文字背后的东西,梁思成先生开阔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在这些文字中,极具感染力地呈现出来。
我跟孩子们分享我自己初读圈划出来的两处内容:第一处,“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第二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第一处的特点,将自己的表达概括成几个概念——“拘束性、灵活性、多样性、可译性”,这些具有高度概括和准确表达的概念性的词语,能够淋漓极致地表现作者对他研究的学术领域理性的思考,同时,也能够表现出文字“言简意繁”的特质,概括性愈强,内涵愈丰富。
第二处的特点,反复用了修饰词“极不相同”。用这种方式充分表现出“在不变的规则拘束下,灵活性和多样性如何得以展现”。这是文字“单一和丰富”的辩证关系。
阅读的过程应该有一点“猎奇”的意味。对不符合常规的语言表达,我们稍加关注,会对文字有更清晰的认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