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只是学习焦虑,往原生家庭找问题就会伤害亲子关系
一位妈妈,跟我们联系了三个多月,终于陪伴女儿一起走进心理咨询室。妈妈讲述:“女儿在学习上一直很优秀,她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年级尖子生。她学习很自觉,很努力,也很用功,几乎每晚都在11点多睡觉,除了做完学校的家庭作业,自己还要额外加强复习,巩固练习。对于女儿这样的学习方式和态度,我很放心,也很自豪,她不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在学习上让父母操不完的心。”
“以前孩子很喜欢考试,她说考试就是展示自己实力的舞台。可是,自升入初三以来,测验多了起来,发现她面对考试有胆怯心理,我就总是鼓励她,努力使她放下包袱。那时孩子还能听得进去,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我们那里重点高中,那是我们那里最好的高中。在高中,几次月考成绩不理想后,孩子的抱怨多了,也更加焦虑不安了。这时候,孩子月经周期就乱了。我和她爸都和她说,学习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好好学就行了。不用太在乎学习成绩,孩子却抱怨连我都不相信她能考好了,我都放弃她了。她总是和同学比较,说平时不如自己的同学都考好了,而自己怎么考不好了呢,是不是自己很笨呢?甚至,在自己的小屋子里摔书包、打自己的头,有时候又一个人默默的流眼泪,和谁都不说话。我们就带她去看医生了。”
“刚开始吃药,效果还行,她能在学校学习,但是还焦虑,医生加大药量,她说吃了药感觉脑子转不动了,记忆力也下降了,就不去学校了。我们知道药的副作用,就自己停了西药转看中医。吃吃中药,睡眠明显好了不少,月经周期也正常了,但是还是不想进学校。现在,女儿已经三个多月没有进学校了,我们带她看过两位心理咨询师,第一位心理咨询师说孩子的问题都是我们家长的问题,是我们在孩子小时候给孩子伤害导致的。开始我们觉得有道理,做了两次,孩子说感觉没有一点效果,就不去了。又找了一位老师,还是从我们做父母的身上找原因,开始孩子挺高兴,情绪缓解了,但是,随着咨询次数增加,我发现她讨厌我和她爸,动不动就怼我们,情绪越来越激烈,说话越来越难听。我心理很难受,但毕竟孩子愿意和这位咨询师做咨询,除和我们爹妈怼之外,其它时候情绪都比较好,就由着她,只要她好就好,但是孩子还是不想回学校,有一天竟然说,你们想让我回学校,我不想学习,你们要学你们去学,我要做我自己,跟着我的本心去活。我不上学了。我很吃惊,怎么咨询是这种结果?问她不上学干什么?她说我还没想好,我静静,想好了告诉你们。从那以后,就不再出门,关在自己房间看手机,看电脑。”
“那几天我觉得乳房痛,摸出有肿块,吓了一跳,赶紧去医院看医生,医生要求做乳腺癌的排查。医生问我是不是近一段时间有什么烦心事,情志不舒。我告诉医生,这一段时间都在为孩子上学的事焦虑担心,着急上火,孩子在做心理咨询,但做了心理咨询,却感觉我们母女生分了,孩子看我们哪哪都不顺眼,现在,孩子也不回学校上学,我准备让她出国上学,听说那些发达国家比中国教育做得好,孩子学习比较自由,没这么大压力。她在追求活出自己的本真,按自己的本心生活,不愿意上学了。这么小,还没成年,不上学能干什么?我巴不得孩子独立,独立也需要有学历有见识,成年后再独立吧。医生听我说到这就说,找的什么神经病的咨询师,原生家庭伤害论吧,快别做了。重新找老师吧,孩子在国内心理问题没化解,出国事更多。不会学习,不好好学习,到哪学习都有压力,国外的毕业证更得靠成绩拿到。别听瞎说八道的什么本心,真实的自我,找个好心理老师,好好疏导疏导,把心理能力提升,不怕学习,让孩子回学校把高中读完,才是正经的。回来后想想,这位医生说的很有道理。”
“孩子把自己封闭起来,连吃饭都让我端到她屋里去,要不,她就不吃。一天只吃一顿饭,吃得又少,水也喝得不多。”
“早时候我一个朋友向我推荐了你们,因为远不方便,就先找了我们附近的心理咨询师,我也加了你们助理,也和助理说过孩子的情况,也说过要预约过来作咨询。两天前,女儿去卫生间,我去她房间,发现她刚写好的遗书,把我和她爸吓死了。我们夫妻大哭,女儿表现很冷漠,她说了一句话,你们自作自受。我们轮流不睡觉,看着孩子,我们都快吓死了,就这一个孩子,没有她真不知道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二、女儿学习焦虑,妈妈的安慰求助不到位才起反作用
面对孩子的学习压力,学习焦虑,父母不给孩子压力,宽慰孩子,希望孩子感受到一个宽松的环境。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心,明确向孩子表示,不会看重孩子的成绩,只要孩子有了努力过程就可以了。按常理说,家长这样宽慰孩子,孩子该感到轻松。在实际操作中,父母频频这样安慰孩子,很多时候没有效果。相反,有些孩子会产生父母不相信自己了,或放弃自己的感觉,从而更加焦虑,甚至是一听到父母这样说,就焦虑变成焦躁,孩子会大发脾气。而这样,让家长慌了手脚,不知道能和孩子说什么,该和孩子说什么。看着孩子那样焦虑,又不得不想方设法安慰孩子。找心理咨询师,参加学习班,上网查资料信息,甚至求亲访友,四处拜高人。如果找着合适的人,化解开孩子的学习焦虑,当然就再好不过了。如果找错了咨询师,被咨询师引导入偏激的原生家庭伤害论中,有些个孩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刚开始孩子和父母说父母教育孩子的过错,以爱的名义控制,以为孩子好进行绑架,让孩子实现父母自己的愿望,不给孩子属于自己的生活,看不到孩子真实的情感,看不到孩子的本心等等。后来孩子把自己关起来,谁也不理,再后来,离家出走,或者自我封闭,反正就是一听父母安排的,父母叫的,就烦得不得了不得了,死的心都有。像这位女生准备自杀的,我们也曾经做过几例。
孩子们都是积极向上的,这是他们的本心本能;向上走不动时,就会往偏处走,这也是本心本能。
女孩有自杀动机,我先做危机干预。向父母了解完情况,与孩子进行单独沟通。女孩坐在沙发里,低着头,一言不发。第一天的咨询,多是我说她被动的听,我和她讲我做过的和她情况类似的案例,以及她自己的未来,个人的价值和她自己的诗和远方。我对她说了近100分钟时,她终于开口说话了。
女孩说,她是个没用的人,还要花父母那么多的钱,又调整不好自己的状态。自己那么失败,那么失败,一点用也没有,什么都干不好。活着也是行尸走肉。还不如死了,父母也好活得轻松些。我说,我知道你是爱父母的,你即爱他们,就要为他们做长久的考虑呀。你死了,你的父母也一同死了,你这是自灭家门的节奏啊。我又加强了语气,你该有多么恨你的父母,才会这样做啊。女孩说,我的确很讨厌我的父母,但我没有想着害死他们。我只想我死。十多分钟后,在我的引导下,话题中抽丝剥茧,最终锁定在学习焦虑上。
我和女孩说学习焦虑,其实都是考试成绩焦虑。女孩很是认同,并且情绪越来越平和。我和她说,咱们一起努力,不用担心,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第一次咨询结束,约明天做第二次咨询。
第二天咨询中,女孩说:一到考试就担心,焦虑,考试时脑子浑浑噩噩,头晕头胀,成绩越考越差,越考试越没有信心,担心高考一定会考砸的。现在父母说我只要参加高考就行了,考什么样的成绩都可以,他们这样说,我也知道是不想再给我压力,是为我好。但我总感觉他们认为我学习不行了,已经对我不抱希望了。老师你说我还有救吗?
我说孩子,你妈妈说你以前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也从来不用她操心,她从来没有因为学习催过你,更不用说骂你打你,是这样吗?女孩说是的,妈妈只和我讲道理。我明白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我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才能活得精彩。我点点头,说,有你这样的孩子真是幸运。学习成绩是学习效果的重要反映,你一贯的学习成绩,可以确定你的知识掌握程度一定是很好的。而且,你以前也并不惧怕考试,进入初三以后才开始出现考试焦虑的。一定是升入初三后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咱们一起找出问题的原因,化解开它就好了。
三、学习焦虑的促发因素和促发契机
我引导孩子回忆第一次出现考试紧张的情境。孩子讲,以前从没担心过考试,因为不管怎么考自己的成就都很好,成绩从没有出过年级前五名。有时候闺蜜向自己倾诉,考试时会有紧张,自己还给闺蜜开导。有一次数学联考,自己考了110分,虽然成绩还可以,但却只是班级第七名。发下试卷后,发现有一道比较简单的选择题自己竟然做错了。感觉自己做题时,明明选的B,试卷上却显示自己选的是C,而B选项是正确答案。回想可能是自己考试时不小心写错了答案,但一个选择题错了,3分就没了。而第五名的成绩仅仅比自己高2分,如果这三分不丢,自己就是全班第四名了。后来,数学老师也找自己谈话了,老师讲考试要认真作答,该得的分一分都不能丢,中考成绩一分之差可能就会拉开几百名的名次,甚至决定上什么样的高中。以后,我在心里把每一次考试都认真对待,仔细审题,认真解答,解答后再检查一遍。但越这样做,成绩越不理想。有时候一道题,认真读了几遍,却感觉没读懂,感觉好像自己理解力下降了。慢慢的越考试,越担心,担心自己读错题,担心自己把题意理解错了,担心自己答案不小心写错了,有时候都会担心自己考试忘带文具了…..越担心越紧张,考试的成绩也越来越差。现在别人都在进步,自己的成绩却在退步,平常学习也越来越学不进去。
考入高中,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考进去的,很万幸。进入高中,同学们都是那样的优秀,学习都是那样的拚,妈妈一再和我说不在乎分数,只要努力就好,看她和别人说我自己考上重点高中,那么自豪,再说不在乎我的成绩,谁信啊。再说,我自己也不答应啊。我受不了啊,我真的受不了!
听女孩讲述完,我和她一起寻找学习焦虑的促发因素和促发契机。一次偶然的意外,因为女孩过度在乎成绩和名次,加上老师好心的告诫,自己注意力过度关注,激活不良感觉。比如,一件什么事情发生了,如果我们不去关注它,好的感觉也好,不好的感觉也好,都会随着事件的过去而淡化。而如果我们把这件事情特殊意义化,感觉记忆就会被激活并加强,当我们下次即将进入类似的情境时,这件事情引发的感觉就会重现。同时,注意力过度关注还会引发注意固着,注意狭窄,而干扰理解力和思维的灵活性,这当然会影响到考试的成绩。偶发事件——过度关注——不良结果——引发不良预期——焦虑情绪及继续过度关注,而陷入恶性循环。再换一个角度来看,一次偶然的事情,就摧毁掉了对学习的信心,也反映出你内心的承受性弱,抗挫折能力差。学习成绩的一帆风顺,让你习惯了取得好成绩,缺乏心理被锤炼的机会,稍微出乎意料的状况,都有可能成为打翻航船的“巨浪”。孩子对以上分析很认同。
我又了解了孩子平时是如何具体学习的,孩子讲,每天老师都会留很多作业,回家先写作业,然后自己再做自己买的复习资料。问她有没有仔细看过课本,孩子说,老师都不按课本讲课,老师上课主要是讲题,除了语文英语需要背诵的课文,很少看课本。我让孩子给我讲一讲函数都学了什么内容,很多基础的概念孩子讲不清楚,知识缺乏系统性。我和孩子分析,脱离课本的学习,缺乏基础知识系统性结构,不知道知识学习的边界和深度几何,也就不能明确什么知识自己掌握了,掌握的程度如何,及还有什么没掌握,会导致对自己的学习总是感觉不够踏实,如果遇到什么意外情况,自己的担心就会被放大,自信心下降。也不能明确下一步自己该如何更好的规划学习。孩子说,老师你讲的太对了,我虽然以前成绩很好,但总是担心自己还有哪里没学会或没学到,不敢放松自己,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四、确定心理问题的解决文案和转介,咨询效果和咨客反馈
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孩子一起确定了问题的解决方案:一、打破恶性精神交互作用,以平常的心态面对考试;二、增强心理承受性和自信心;三、去掉学习的功利性,以享受的心态学习;四、优化学习方法,以课本为基础,增强对知识的系统性掌握。五、换一种角度,换一种词语来描述亲子关系,化解亲子关系间的怨怼,和美温馨一家人。
确定心理问题解决方案后,我把这个女孩转介给代宝义老师,让他带。为什么我把女孩转介给代老师呢?一、代老师一直在带初高中学生的心理调整和学习方法训练:二、代老师对初高中的文化课学习内容非常的熟悉,代老师带着她,在学习训练中调整她的学习心态,同时也整合完善她的学习方法,协助她建立一套属于她自己的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率。三、代老师文中知识扎实丰厚,会在政治历史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协助孩子提升看世界看人生的视野。眼界高了,目标远了,被脚下的小挫折绊一下,不会再出现趴下不往前走的情况了。四、代老师收费比我低。
经过一个月的集中心理调整和心理训练,孩子回去了。回去后在家又休息了三天,就去学校上课了。回学校后一周后,她参加了月考,月考成绩出来,比不上学前升了五个名次,老师找女孩谈话,谈话内容就是鼓励她,再接再厉,希望她努力把成绩提上去,提到刚入班那个月的前十名里。谈话后,女孩就又回到家,不去学校了。这时,代老师给予远程的心理协助,不但和女孩做心理调整,也和和女孩谈话的老师做了沟通。女孩磨蹭两天,又回学校了。
代老师继续给予女孩远程心理调整和心理训练,孩子面对考试虽还有些些焦虑,完全不影响她参加考试,主要是她的学习心态积极主动,开朗阳光,还协助要好的同学调整她们的心态,颇得同学的信任和依重。两年后,她顺利考上了一所985大学。
爸爸妈妈和女孩,都同意案例匿名公开,给相似情况的孩子以希望,给有相似孩子的父母以启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