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小区的团购如火如荼的进行,隔离将近一个多月,家里的调味品都用的差不多了,志愿者给大家张罗着购买调味品。
由于数量有限,不一会儿接龙就完成了,糖、盐、醋、料酒、生抽、番茄酱、耗油、再加上志愿者之前推出的香蕉,品类就有8样,一共凑齐了180件。志愿者把需求清单交给了团长,并且自己垫付了货款。团长是负责整个小区的供货,志愿者负责本楼栋的分发。我们这栋楼年轻人居多,每次团购的表格做得井井有条,看得出在单位工作做得不错,得到了阿姨妈妈的啧啧称赞。这次当志愿者拿出表格,又被上上下下夸奖了一番,被评为本日服务之星。
第二天晚上7点多,团长通知货到了。志愿者和她的家属队友两个人负责从团长那里取货分发。志愿者推着小货车,从26楼开始,一层一层把东西放到每家每户门口,由于种类繁多数量也多,这次的服务非常辛苦,群里感谢和称赞志愿者。在服务接近尾声的时候,志愿者在群里惊呼,
谁拿走了最后两串香蕉?
小区要求大家足不出户,货物放在一楼大堂,由志愿者分发,有时候心急的住户会偷偷自己拿上去,一般都会在群里报备一声。但这次楼长喊了几下之后无人应答,看来要变成无头公案了。于是有人慷慨解囊,我来承担这两串香蕉的费用!也有人说大家一起平摊。志愿者说,先别着急,大家先把钱付了,我们再找找香蕉。
志愿者把价格发在群里,香蕉是一整箱拆开卖的,出现了零头。
想着大家都是邻居,志愿者又辛苦了一天,于是我凑了个整数放进红包里。过了一会儿,志愿者说,很多人都多给了,大概可以覆盖掉两串香蕉的钱。到底能不能覆盖呢?第二天等钱收齐了,我悄悄打开了群里的红包。
一共54单,情况如下:
1、如果订单尾数本来就是整数或者0.5元的,大多就保持原样,不会凑到十位数,比如29元就不给30元。只有1户33元给了36元,1户20.5元给了21元。
2、如果订单尾数是有两位小数点的,一般会凑到个位数,也有极少数凑到小数点后1位的。有19户凑到了个位数;3户凑到小数点后1位,多给了0.01元。
3、凑到个位数的19户中,有5户是四舍五入到十位数的,比如18.85给了20,多给了不到2块,其余14户是凑到个位数,多给了不到1块。
4、剩下的30户是给的正正好好的,其中23户原来的金额就是整数,另外7户是小数点两位的住户。
总结一下,54单中,1户多给了3元,5户多给了不到2元,14户多给了不到1元,1户多给了0.5元,3户多给了0.01元,共24户,占所有住户的44%;30户给的正正好好之中,其中7户原来的金额是有零有整的,由于这次只有香蕉有零头,而这7户正是买香蕉的,其余的23户本来就是整数。可以推测如果其他产品也有零头的话,凑整数的住户会更多。
志愿者究竟亏了吗?
应付金额是1956.71元,也就是志愿者垫付了1956.71元,实际收上来共1946.59元(包含住户多给的零钱19.46元,占1%),缺口是10.12元,也就是志愿者自掏腰包10.12元,填补了2串香蕉的损失。有年长的住户把2串香蕉钱垫付了,志愿者没有收下,把好事做到底。
愿意给多少服务费呢?
从另一个侧面看出大家对服务费的态度,除了7户有零有整和3户凑到小数点1位数的住户外,约一半以上的住户会给服务费,但金额不多,在1%左右。
由于大家都是邻居,给的多了估计志愿者也不回收。但是大家似乎并没有给服务费的习惯,更喜欢直接赠送或交换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