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家庭管理的八项原则

【读书笔记】家庭管理的八项原则

作者: 开心小耗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8-31 13:46 被阅读0次

书籍: 《多动症儿童的科学教养:写给多动症儿童的父母》
作者: 苏林雁
章节: 第六章

在家庭中实施行为矫正的八项准则,记录一下。(作者建议抄下来,贴在常见的地方,每天看一看,牢记心中并付诸行动。)

1. 及时反馈

如果白天发生的事,留待晚上才给予反馈,孩子早就忘记了自己当初的行为动机,反馈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 频繁反馈

找一些贴纸,画上笑脸,贴在经常能看到的地方,每当抬头看见这些贴画,就要提醒自己去关心一下孩子此时正在做什么,顺口夸他一句。

3. 更强奖赏

正常孩子会通过内在奖励推动自己,如掌握一项技能的喜悦,小朋友的认可等等。但多动症孩子缺乏内在的奖励机制,这些长远的强化和奖励对多动症孩子的行为很少起到激励作用。应使用更强大的、更显著的、有时是物质的奖励来发展和保护孩子的积极行为。(如把一个耗时长、难一些的任务分解,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给予肯定。)

4. 先奖后罚(重点)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或违抗指令时,父母通常会对孩子进行惩罚,这对正常孩子来说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他们偶尔才犯错误,受到的惩罚少,一点惩罚就会牢记在心,提醒自己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但多动症孩子经常出现不良行为,屡教不改,单独惩罚已经没有多大效果。反复惩罚反而会导致孩子的怨恨和敌意,孩子会试图反击、报复,结果又导致更加严厉的惩罚。

先奖后罚的规则很简单:

当你想让孩子改掉一个不良行为,首先要确定一个取代不良行为的良好行为,这可以直觉地引导你开始观察孩子的这个良好行为,一旦出现这个良好行为,就马上给予表扬和奖励。只有在这个良好行为得到奖励,并至少持续一周后,才开始惩罚或批评先前的不良行为。要保持奖励与惩罚的平衡,2~3个表扬或奖励才实施1个惩罚。惩罚要有选择性,只有特别不良的行为才实施惩罚,而不是孩子所有做错的事都惩罚。

5. 事先预告

在做某事之前,给孩子一些提示。同时礼貌地要求孩子回应你的提示,确保他听到了你的话。提示的时候,使用中性语句,不要用商量的语气,简单地重复要求,必要时才动手干预。

6. 保持冷静

必须牢记,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和教练,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避免犯错,而不是发泄自己的压力和怒气。父母在面对孩子带来的麻烦时,必须保持冷静才能胜任老师和教练的角色。

保持冷静的办法,假设自己是个局外人,是在处理邻居家孩子的问题。这样就可以看清问题,不把自己的感情掺杂其中,就会更客观、实际、理智地教育孩子。

这很艰难,需要每天、甚至一天几次不断提醒自己冷静,特别是孩子出现破坏性行为的时候。

7. 宽宏大量

宽容孩子,不要和孩子争输赢,冷静地思考问题的处理办法。

宽容他人,孩子确实给他人带来了麻烦,面对压力,要保持自己的立场——“我的孩子是个有弱点的孩子”,不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对待自己的孩子,要保护自己的孩子免遭伤害。

宽容自己,父母也是凡人,也有喜怒哀乐,不要因为自己的失控而沮丧,反思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便下次做得更好。

8. 保持连续

时间的连续性,不能朝令夕改。

规则的连续性,制定了规则就要坚持到底,不能轻易放弃。

方法的连续性, 出现了新的问题,用同样的矫正方法去管教。

家庭成员之间的连续性, 父母以及全家都要采用相同的办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家庭管理的八项原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uu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