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去吃饭,又遇见了两个熊孩子:一个是大哭不止,一个是吵闹不停。本来就不是很安静的餐厅,这下就更加热闹了。这样的情形相信没有人会喜欢,但对方是小孩子,谁也没有办法,所以“熊孩子”这个词不止一次传入我的耳中。
那么,什么才是“熊孩子”呢?
图片源自网络“熊孩子”是现在流行的网络用语,泛指那些惹人讨厌的孩子。这一称呼本义来源于北方,表示对调皮孩子的爱称。据此,“熊孩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调皮可爱没有恶意不具有杀伤力的孩子,大家嗔笑着说一声“熊孩子”,类似于“臭小子”的称呼,是亲昵喜欢的意思;另一种则是网友定义的那些乱翻东西、搞破坏、不守规矩的孩子,总有办法让人不愉快又无奈。现在我们所说的“熊孩子”,当然指的是第二种。
孩子年纪小不懂事,任性哭闹都是常有的事,不可能过分指责。但是他们背后的父母呢?
往往有“熊孩子”出没的地方,我们也很容易看到这样的场景:当孩子在一旁打闹玩耍时,大人们要么高谈阔论、不拘小节,于孩子的行为熟视无睹,即使有人善意提醒,也是一副“与你何干,我愿意”的样子;要么对孩子大声呵斥、非打即骂,或者威胁利诱——“再吵闹我就打你啊,或者是别闹了,过来给你好吃的”。试想一个人在公共场合连自己行为都管理不好,你要他如何去管教自己的孩子?试想面对如此不走心的教育,孩子怎么可能获得正确的认知去修正行为,甚至次数多了他还可能认为这是一种手段。未涉人世孩子是单纯的天真的,就像一张干净的白纸,他的行为认知会留下怎样的印记完全来自于他周围人与事的影响,父母家庭尤其重要。家教对孩子的影响,是伴随终身的。甚至可以是代代相传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而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映射家长的言行观念。家人的言行举止,都会深刻体现在孩子的身上。所以,人人讨厌的“熊孩子”背后必然存在这“熊父母”。当孩子出现“熊”行为时,他们的父母不能够给予及时的引导和正确的教育,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形成扭曲的是非观和错误的价值观,甚至错到底还不知为什么。
大批“熊父母”的存在,一方面也可能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经济、能力、学识、眼界等各种原因造成先天教育匮乏,可以理解;但后天无知无赖甚至引以为傲,不能原谅。习以为常不见得都是对,恶性循环也总要找到突破口改变。原生家庭的教育会影响新组建的小家庭和下一代,但并非必然的,“孬竹出好笋”并不少见。为人父母,即意味着责任和担当。没有谁天生会做父母,家庭教育也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养不教,父之过”,传诵千年的道理是毋庸置疑。“生而不教”的敷衍态度,绝对要不得。
“熊孩子”的可怕在于他们年龄小不必承担责任,不管是法律上还是道义上。 “熊家长”的可恶在于他们不但不管,还把它当成了万能的挡箭牌——“孩子小不懂事,犯点儿错不是大事,没必要计较”。正是这些“熊家长”把他们养成了这般招人烦的模样。
还记得那篇报道,在上海玻璃博物馆,当“天使”遇见“熊孩子“,好好的玻璃艺术品变成了“折“,一旁的家长非但不阻止还给孩子拍照。这样的纪念有何用,想多年以后证明自己错了吗?“折翼天使”狠狠打了“熊孩子”“熊父母”一巴掌。“不懂事”不是一辈子犯错的借口,“不计较”不代表大众无原则的宽容。
图片源自网络即使孩子做错了事,也没有谁愿意去过多责难一个孩子,只是他身后站着的父母,一副乐呵呵、无所谓的态度太让人气愤。为人父母的“熊”家长们,请好好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要让孩子为你们背负骂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