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宋会要辑稿》记载“江东东路饶州浮梁县景德镇景德元年置”,可知景德镇于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 年)设镇。宋元时期是商品经济非常发达的时期,景德镇的制瓷手工业也随着时代的潮流,往全国各地销售瓷器,经济的发展和税收的增加是景德镇设镇的前提。景德镇的瓷器产品之所以获得了广阔市场,关键就在于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生产出高质量瓷器:首先是该地区出产优质瓷土,这是该地区能生产胎质细白的白釉瓷器的原料保证;其次是唐五代以来制瓷技术的积累,特别是在北方薄胎薄釉白瓷的启发和白瓷生产技术南下,在安徽、江西地区的窑场都仿烧白瓷;最后是景德镇对二元配方的采用即对胎料配方的改进,推动了当地瓷器生产中瓷胎质量的完善。经过北宋早期青白瓷的起步阶段,景德镇技术逐渐成熟,到北宋中晚期,其制瓷水平进入兴盛阶段,青白瓷大量烧造并销往全国。据《宋史·食货志》载,神宗元丰五年(1082 年)“八月,置饶州景德镇瓷窑博易务”,掌管景德镇地区瓷器的贸易和收税。国家专门在景德镇设立瓷器贸易管理机构,也是景德镇窑生产规模庞大之明证。
本文中所说的景德镇窑,是现在景德镇市范围内发现窑址的总称,地辖珠、昌江两区、浮梁县和乐平市。这一概念和文献记载的、清代以前作为浮梁县所辖乡镇的景德镇不同。蒋祈《陶记》中记载,“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它所,皆有饶玉之称。”《陶记》的成书年代或有争议,但在宋元之际或为史实,当时景德镇已经有300 多座窑烧造陶瓷。目前,景德镇地区发现的窑业堆积达 136 处(图一),大多分布在景德镇东北与东南的南河、小南河及东河流域。其中市区主要为明清御窑厂区,南河及小南河区主要是宋元时期窑业区,东河流域则主要属明清民窑青花瓷业产区。其中,已刊布调查、发掘报告的宋元时期瓷窑有“湖田址”、“浮梁盈田凤凰山窑址”、“道塘里窑址”、“柳家湾古瓷窑”輥輯訛、“ 杨梅亭瓷窑”、“丽阳乡瓷窑”輥輱訛等,需要说明的是丽阳乡原本归饶州府鄱阳县管辖。
目前对宋元时期景德镇窑装烧工艺方面,研究的不少,尤其刘新园先生对这方面研究的较深入。第一,《景德镇湖田窑各期碗类装烧工艺考》 輥輲訛文章,专门研究五代至明代景德镇湖田窑的碗类瓷器的装烧工艺,其中介绍宋早、中、后期代表的装烧工艺各分为“仰烧”“垫钵覆烧”“支圈覆烧”三种,历代碗类瓷器的装烧工艺发展面貌解释得清楚,资料也是通过调查、发掘所得到较可靠。第二,《景德镇宋、元芒口瓷器与覆烧工艺初步研究》一文,专门对景德镇覆烧工艺研究,通过窑具的考察、复原装盛流程,解释了芒口瓷器和覆烧窑具的兴衰原因。第三,《湖田古瓷窑匣钵的研究》文章,根据调查发现的匣钵资料,研究了湖田窑各朝代所用的匣体的化学组成、耐火度及显微结构,这篇文章注重于科技方面的研究。第四,《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历史分期及其特征》輥輵訛一文中,有一节专门讨论宋代景德镇青白瓷装烧工艺分期,分为四个期,介绍代表各期的装烧方法。第五,《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之研究》一文,四章第五节中简单介绍了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装烧方法。
上述的研究文章虽然也比较深入,但都基本局限在对器物及装烧工具方面考虑,没有跟窑炉和装烧工艺联系起来,本文将通过上述窑址发现的窑炉遗迹和装烧窑具,探讨宋元时期景德镇地区装烧工艺的变化流程。
图一 景德镇地区瓷窑遗址分布图
1.南窑 2.丰旺 3.宁村 4.朱溪 5.南市街 6.西溪 7.寿安 8.柳家湾 9.大屋下 10.外小里 11.凉伞树下 12.富坑 13.月山下 14.灵珠 15.灵安16.凤凰嘴 17.湖田 18.杨梅亭 19.道塘里 20.铜锣山 21.银坑坞 22.丽阳 23.珠山 24.落马桥 25.黄泥头 26.凤凰山 27.白虎湾 28.湘湖 29.盈田 30.塘下 31.李家坳 32.董家坞 33.旧城 34.新平 35.王港 36.藏湾 37.鹅湖 38.天保 39.高岭 40.南泊 41.瑶里 42.长明 43.金竹山 44.福港
一、 窑炉结构的调整
景德镇地区通过考古调查发现了不少景德镇宋元窑址遗迹,但发掘的窑炉较少,目前刊布的窑炉遗迹共计 6 座,3 座在湖田窑址、1 座在浮梁县凤凰山窑址、1 座在道塘里窑址、还有一座位于丽阳乡碓臼山;其中 5 座是龙窑,1 座是葫芦形窑(表一)。
通过各窑炉的发掘情况看,景德镇在两宋时期都使用龙窑,且窑炉形制变化不太明显,基本结构由火膛、窑室、排烟孔组成,还有三处窑炉保存有窑前工作室的遗痕。窑炉规模方面,六处遗迹平均窑长 21~25 米之间,宽度 2.2~4.5 米之间,倾斜度约 12°~15°。值得注意的是,窑炉长度方面在整个宋元时期变化不大;宽度方面,两宋时期保持平均 2.7 米左右的、均未超过 3 米,到了元代宽度增加到约 4 米。这可能跟宋元时期窑炉收税政策的变化有关。
表宋元景德镇瓷窑一览表
根据《陶记》记载,“窑之长短,率有相瓦(甆)数,官籍丈尺,以第其税,而火堂、火栈、火尾、火眼之属,则不入于籍”。瓷窑的大小都有规定,官府来丈量瓷窑尺寸,并登记在册,然后按照窑炉大小收取其税。所以为了减少缴税,两宋时期景德镇的窑主们多把窑炉大小控制在长 25 米、宽 3 米以下,再使用覆烧工艺来提高瓷器产量。相较而言,两宋时期南方其他地区龙窑大小比景德镇窑略长。如南宋时期越窑和南丰白舍窑等窑址的情况看,比景德镇窑长得多,宽度方面稍微窄。寺龙口越窑址中发现一座龙窑,现存窑前工作面、火膛、窑室和窑门等,保存完好。窑炉斜长 49.5 米,坡度大小前后段不等,前中段 9~12 度,近尾部稍缓,为 4°~6°。窑炉宽度 1.64~2 米(图二,3)。此窑炉属于南宋早期(1127 年至 12 世纪中叶)。江西南丰饶家山窑址发现一座龙窑,窑炉的尾部毁灭,残长约 33 米,宽约 1.6 米,保存火膛和窑室两部分。窑室坡度约 20 度(图二,4)。窑炉的年代是南宋初期。到了元代,窑炉大小的控制不像宋代严格,窑炉形状和尺寸有所变化。以碓臼山元代龙窑为例,该窑由窑前工作室、火膛、窑室、窑尾组成,长度约24 米,最宽处 4 米;基本窑炉结构跟宋代窑炉相似,但宽度增加了 1 米左右,窑尾不见龙窑常见的排烟孔设施(图二,1)。近火膛处微内收,开始出现前后室雏形,代表了窑炉结构上从龙窑向葫芦形窑发展的过程。相似的情况还有湖田窑元代葫芦形窑,其形状已经是葫芦形窑,但窑炉的长度和部分形态上保留着龙窑的特征(图二,2)。
图二 景德镇窑元代窑炉平剖面图
1. 碓臼山元代龙窑 2. 湖田窑元代葫芦形窑 3. 寺龙口越窑址南宋龙窑 4. 江西南丰饶家山窑址
二、 窑具装烧的变化
窑具是瓷器坯件在窑炉内烧造过程中所使用的补助工具,有匣钵、匣钵盖、火照、支具、窑柱、间隔具、垫钵和支圈等。景德镇五代时期主要使用支具和泥点的裸坯叠烧法,北宋早期使用匣钵烧造瓷器,北宋中晚期开始使用覆烧工具。“湖田窑址”、“盈田凤凰山窑址”、“道塘里址”、“柳家湾窑址”、“ 杨梅亭窑址”、“丽阳乡碓臼山窑址”等遗址中均有大量窑具的发现,其中以湖田窑址发现的数量、种类最多。下文将利用上述窑址出土的窑具,梳理宋元时期景德镇窑窑具种类的变化和装烧形式的变革过程。
1. 匣钵及匣钵盖
匣钵在瓷器烧制过程中起到从火焰、窑渣和木灰等东西中保护坯件的作用。景德镇地区早在唐代就已经使用匣钵,一直沿用至今,是当地窑址中最多见的窑具,在上述的六处窑址均有出土;可分为漏斗形匣钵和桶形匣钵两类。
1) 漏斗形匣钵
适用于烧造碗、盘类器物,由黑褐、褐色和紫色等颜色的粗砂胎做成。按照装烧瓷器器形的不同,匣钵的尺寸和形状稍有区别。考虑窑炉的高度之后,匣钵往上叠放,最顶部盖住匣钵盖。此类匣钵可增加装烧量,防止瓷器的坯件直接接触明火,保证产品质量。上文所列六处窑址出土的漏斗形匣钵在整个宋元时期的形态变化不大,仅仅根据装烧器物的种类和规格在匣钵尺寸上有所不同。如,烧杯子的匣钵,标本:湖田 96B·T1C:502。内部留有青白釉小杯,口径 11.7、底径 3.5、高7.3 厘米(图三,4)。烧高足碗的匣钵,标本:湖田 95A·T2C:517。内部粘一件青白釉高杯,口径 12.5、底径 5.8、高 8.3厘米(图三,5)。烧盘、大碗时用的匣钵,标本:湖田 97D·H16:215。内部粘着盘的大圈足,口径 36、底径 17.4、高 15 厘米(图三,6)。由此可见,装烧小杯、高足杯等小件器物,使用口径 15厘米以下的小匣钵;烧碗类器物使用口径 20 厘米左右的中匣钵;烧大碗、盘子等器物使用口径超 30 厘米的大匣钵。
图三 漏斗形匣钵
1. 碓臼山窑址 2. 铜锣山窑址 3. 凤凰山窑址 4、5、6. 湖田窑址
图四 桶形匣钵
1. 铜锣山窑址 2. 凤凰山窑址 3、4. 湖田窑址
2) 桶形匣钵
此类匣钵适用于烧造瓶、炉、盖碗、小杯、盒、罐和方形枕等器物,使用范围比漏斗形匣钵广泛,有些覆烧用的垫钵也放在桶形匣钵里烧造。匣钵材质是紫色、灰黄色等颜色的粗砂胎。桶形匣钵装烧办法主要是器物直接放在匣钵内,有的匣钵底部放垫饼后放坯件。桶形匣钵也是层层楼叠,最上部盖上匣钵盖。桶形匣钵跟漏斗形匣钵一样,根据瓷器的器型来决定匣钵的大小,其形制的时代差异并不明显。道塘里窑址、铜锣山窑址发现的桶形匣钵烧造酒台子时使用,凤凰山窑址出的桶形匣钵是主要烧造执壶时使用,湖田窑址、杨梅亭窑址出土的是烧造瓶、
炉、盒、注子和枕头等的时候使用。以湖田窑址出土的桶形匣钵为例,标本 1:97F·T1:202,平底,内部粘一件青白釉温碗,碗内套烧一件直口圈足执壶,壶与碗之间垫有支钉,紫色胎,口径 20.6、高21.9 厘米 (图四,3);标本 2:96B·T4A:502,平底,匣钵内底平置六件青白釉高足杯,杯之间置青白釉莲瓣纹盒或菊瓣纹盒,紫色胎,直径 37、高14.2 厘米(图四,4)。其中凤凰山窑址出土的全部瓷器中青白瓷执壶占 90%,每件执壶基本都使用桶形匣钵装烧的,数量非常多。匣钵盖是窑内匣钵累叠到接近窑顶时封顶所用、以防止坯件直接接触火焰的窑具。其出土于湖田窑址和凤凰山窑址中,形体有三种,一是圆饼形,紫色粗砂胎。标本:湖田 95A·F9:511。顶面直径略小于底面,斜弧壁。盖顶面有一层薄窑汗。最大直径25.5、高 2.4 厘米(图五,1)。另一种是半圆球形,顶部隆起弧拱,紫色、黄褐色粗砂胎,有的顶部粘着窑渣,有的盖顶面粘着火照的。标本:湖田 99H 补·T1:461。最大直径 23.4、高7.5 厘米(图五,2)。还有一种是倒碗状,出土于凤凰山窑址,标本:T2:4。完整,平顶。黄褐色粗砂胎,内部留存一壶口部痕。底径 19、顶径 9、高 6 厘米(图五,3)。
图五 匣钵盖
1、2. 湖田窑址 3. 凤凰山窑址
图六 火 照
1、2. 湖田窑址 3. 铜锣山窑址 4. 杨梅亭窑址
2. 火 照
由碗、盏、杯、炉和枕等器物的残次器坯片制成。将残次的废弃碗、炉、枕等残片,切成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的扁平薄片,中间挖一圆孔,放置在一浅腹器内,作检测窑温火候之用輦輳訛。湖田窑址、铜锣山窑址和杨梅亭窑址中出土,其中湖田窑址出土种类、数量最多輦輴訛。标本 1:95A·T2:36,较完整。平面呈椭圆状,中间有一圆孔,顶面粘有窑渣。白色胎,青白色釉。最长 7、最宽 1 厘米(图六,1)。标本2:95A·T1A:500,五件火照粘连在一起。火照由浅圈足残碗底部制成,碗内壁有篦划纹样。白色胎,青白色釉,釉面开冰裂纹。长 12.5 厘米(图六2)。
3. 间隔具
间隔具在景德镇从唐代到清代一直使用,是器物之间或器物与匣钵之间避免粘连而使用的工具,主要形态有支钉、垫饼和垫圈。目前发现的宋元时期间隔具有二种,第一类用粗砂黏土制成,一般呈黄色、黄褐色或紫色等;第二类用瓷胎作成,呈白色。这些间隔具使用用途有别,形状各不相同,有圆饼状、喇叭状、覆碟状和圆柱状等。湖田窑址、铜锣山窑址、杨梅亭窑址、道塘里窑址、凤凰山窑址、柳家湾窑址和丽阳碓臼山窑址六处窑址均有发现。除了湖田地区之外,其它窑址中发现的间隔具种类较单纯。铜锣山窑址发现的垫圈看来使用于垫比较重的器物,如瓶、炉等(图七,3),垫饼主要使用于碗、盘类的器物,最常见的间隔具是垫饼,有的盏类瓷器底部有支钉痕。凤凰山窑址发现的 Ba、Bb 型执壶中圈足沿粘存 3 或 4 个支钉(图七,4)。看来凤凰山地区烧执壶类瓷器时多使用泥点支钉间隔,少量的钵类瓷器时使用垫饼,这地区自己有使用间隔具的规律。据《景德镇湖田窑址》报告,窑址中出土的间隔具分为六型,其中覆碟状和盘状较独特,覆碟状间隔具标本:97D·H2:2,完整。白色瓷胎。最大径 8、高 2 厘米 (图七,5)。盘状标本:97D·T6:207,完整。顶面较平,中间内凹下。顶面有三周器物压印痕,底足有四个支钉痕。顶面有两组小圆形穿孔,每组四个,中间一个小圆穿孔。白色瓷胎。口径15.6、足径 7.5、高 3.2 厘米(图七,6)。湖田窑址出土的间隔具用瓷土做成的数量较多,其它窑址中基本不见瓷胎做的间隔具。
景德镇窑使用覆烧工艺之前,主要的装烧组合是匣钵结合间隔具的方式。这种装烧方式以凤凰山和铜锣山窑址最为典型,基本瓷器的底部没有釉。南宋时期湖田窑开始使用瓷胎间隔具,生产技术发展和生产上品瓷器有一定的联系。
图七 间隔具
1. 铜锣山窑址的垫饼 2. 铜锣山窑址的支钉 3. 铜锣山窑址的垫圈和垫饼4. 凤凰山窑址的支钉 5、6. 湖田窑址的垫饼
4. 覆烧窑具
覆烧是为了提高瓷器的生产量,利用垫钵和支圈窑具生产瓷器的装烧方式。景德镇窑约在北宋中期出现垫钵覆烧工艺,虽然大大提高了装烧量,但缺点也比较明显:第一,生产出来的瓷器口沿部没有釉,影响美观;第二,使用垫钵烧造不能生产同一尺寸的器物,从下到上越往上器物的口沿越要加大,比较难掌握垫钵内坯件的空间。所以到了南宋,支圈覆烧工艺取代垫钵覆烧工艺。虽然支圈覆烧生产出来的器物也是口沿无釉,但它的工艺比垫钵方便,能够大量烧出同一款式、尺寸的器物;而且可以不用匣钵,将坯件直接放在窑床上烧制,占地面积更少,节省窑内空间,有利于进一步增加产量。垫钵覆烧的烧造方法是将坯件翻转过来,覆置在垫钵上,从下到上依次由小到大,装烧的器物1~12 个不等,最后将垫钵放置匣钵里,依次将匣入窑装烧。支圈覆烧工艺是先在最下面放支圈底,上面倒扣器物坯件,上部放支圈,其上再扣器物,利用支圈瓷器坯件叠放到上部,用支圈盖盖上,最后把泥土涂上支圈累叠的一组支圈工具,入窑烧造。覆烧类器物中的碗类开始改变高圈足的特征,转向低矮圈足,腹壁外撇,腹壁变矮、变直輦輵訛。目前发现的景德镇窑的遗址中,湖田窑址、杨梅亭窑址中均发现覆烧窑具。两处窑场在北宋时期都使用垫钵装烧工艺,南宋时期受北方定窑的影响,开始使用支圈覆烧技术。杨梅亭窑址中两种覆烧工具均有出土,表面呈黄褐色的组合式覆烧窑具,胎土较白,主要成份是瓷土,形制可分二种。一种是圆钵状匣钵,上大下小。钵内由底至口沿分布有自小而大的阶梯状的界圈,常在 9~12 圈之间,钵口径为 18~21、高 15~24 厘米。另一种是圆饼形垫盘上以泥条盘筑成直径相同的阶梯形圆圈。层层累叠,每圈可覆置一器。圈径在 16~22 之间,圈阶高度为 0.8~1.5 厘米。湖田窑址中发现的数量、种类更丰富。湖田窑的垫钵有瓷质和陶质之分。原报告中根据器物底部的不同,分为 4 型。基本形状有所不同,但是功能基本一样,每类型的垫钵大小、能扣器物的数量不同而已。比如,标本一:95A·T4:500,残留有九件由小到大的坯件相粘在一起。下面八件为大平底碟,最上面一件为圈足碗,碗内腹壁刻划莲荷纹。底径 8.8 厘米 (图 八 ,1)。标 本 二 :95A·F9:510,可复原。内底下凹。内壁有一道凹槽并有灰泛红色垫烧痕,可覆烧一件器物。腹壁见轮旋痕,灰白色瓷胎。直径 10.6、高 2 厘 米( 图八,2)。湖田地区支圈组合窑具是由支圈、支圈底和盖组成。支圈的横断面呈“L”状。均残存一部分,最多的有十二级。紫色粗砂胎。标本:97D·T7:202,十一个大小相同的支圈相粘在一起,外腹壁较直。直径 29、残高 15 厘米(图八,3)。支圈盖多是灰白色陶胎,盖大小稍有差异,直径 16~32 厘米,高2.7~6.3 厘米。根据烧造的坯件的形状,支圈盖的内部有差异。标本:95A·F3:500,烧残,可复原。顶面小于底面。顶面粘连另一个残窑具底,内底中部粘有一扁平状垫饼。直径 20、高 3.6 厘米(图八,4)。支圈底大体分为圆饼状和平地内凹两种,由陶胎制成。标本:96A·F3:501,可复原。腹壁直。顶面边缘有一周支圈痕,底面边缘一侧粘一圈扁平泥块。深灰色粗陶胎。直径 23、厚 4.1 厘米(图八,5)。北中期景德镇窑的垫钵覆烧法基本跟北方地区覆烧法相似,垫钵的形状也差不多,生产出来的芒口瓷器也是碗、盘、碟类型的,面貌相似。到了南宋时期,景德镇窑使用支圈覆烧工艺在装烧过程中表现出与北方地区的差异。首先,支圈材料上,景德镇窑主要粗砂胎的支圈,定窑则主要以瓷土做支圈。蒋祈《陶记》中记载,“进坑石泥,制之精巧。湖坑、岭背、界田之所产已为次矣。比壬坑、高砂、马鞍山、磁石堂,厥土、赤石,仅可为匣模,工而杂之以成器,则皆败恶不良,无取焉。輧輮訛”可能湖田窑所使用的覆烧工具的材料来自壬坑、高砂、马鞍山、磁石堂等地区,覆烧工具用的瓷石相对较差,以节省成本。其次,窑具组合上,景德镇窑使用支圈底、支圈和支圈盖的组合,定窑则使用支圈底、支圈和匣钵的组合。再次,装烧方法上,景德镇窑先放支圈底、其上利用支圈和坯件一个一个倒扣放,最多的 12 个层次,最上部盖支圈盖,最后把泥土涂上一组组成的支圈套,入窑烧造。定窑则是在支圈底上支圈和坯件一件一件叠扣上,最上部无支圈盖,装好的支圈套放在匣钵里烧造。
图八 覆烧工具 123456. 湖田窑址
景德 镇 窑 和定窑一南一北,支圈覆烧技术基本相同,但通过细部对比,二者又存在一些差异。景德镇窑在定窑覆烧技术影响下,因地制宜,发展更适合当地窑业的覆烧方式提高装烧量,从而达到窑室空间的有效利用。
结 语
经 过 唐 五 代时期的制瓷技术的积累,北宋时期是景德镇窑窑业发展的飞跃期,创烧了青白瓷这一广受欢迎的新产品,北宋晚期以后当地制瓷技术进入鼎盛阶段。到了元代,景德镇窑增加了新品种,除主流的青白瓷产品外,还烧造卵白釉、釉里红、高温蓝釉和青花瓷器等品种,在全国窑业生产中逐渐居于一枝独秀的地位。这一时期景德镇瓷业的大发展与窑炉的改进、窑具的创新和装烧方法的变革存在密切联系。入宋以来,景德镇窑工匠为了提高生产量,对窑具和窑炉的要求不断提高。南宋时期景德镇地区的窑炉须通过登记以后才能烧窑,收税金额则取决于窑炉的容量大小,故而不能随意扩大窑炉。同时,商业经济的发展,为手工业产品提供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竞争,如南丰等青白瓷窑场的存在给景德镇带来了致命的冲击,所以降低成本以增加竞争力是生产者不得不考虑的内容。当时提高瓷器产量有两种选择,其一为窑炉数量的增设和窑炉容量的扩大;其二是提高窑炉空间的利用率,即提高装烧量。基于此,当地窑匠们选择通过改进装烧工艺来提高窑炉利用率,从而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这就引发了窑炉结构的调整和窑具装烧的改革 (图九、图一)。窑炉结构方面,两宋时期都沿用龙窑,元代以后有明显的变化。经过发掘的两处元代窑炉情况看,龙窑的宽度变宽了,窑尾的排烟室也发生变化,窑炉的全长开始缩短,窑炉的形态往葫芦形窑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景德镇瓷器生产从追求最大产量向更为重视产品品质的变化。窑具方面,景德镇五代时期使用支钉的裸坯叠烧法,进入北宋使用匣钵装烧法,北宋中晚期采用垫钵装烧法,南宋时期使用支圈覆烧法。综上观之,唐五代时期景德镇窑技术不成熟,生产的瓷器质量也相对欠缺,在周边洪州窑、越窑、长沙窑等窑场的影响下,主要使用泥点和支具等窑具生产青瓷和白瓷。进入北宋后,当地全面采用匣钵装烧法,瓷器质量大大提高,北宋中晚期,景德镇青白瓷进入鼎盛阶段,同时市场需求量增多,为了提高产量开始使用垫钵装烧法。到了南宋时期,为了减少收税负担,开始全面使用支圈覆烧技术,瓷器的生产量再次增加。这一阶段虽然瓷器产量增加明显,但口沿无釉等,产品质量方面缺点较明显。元代早期,景德镇青白瓷继续采用支圈覆烧法生产,元代中期以后覆烧工艺衰落,景德镇窑回到以匣钵装烧工艺为主的生产体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