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买来一枚草莓蛋糕,盛蛋糕的是一个两层的玻璃塑胶碗,甚是精致。
吃完后我把它清洗干净了,看着前天买的多肉盆栽,灵机一动,套上去了,果然十分合适,正好可以装水了。
看着这个新生的结合体,我想起那个有趣的女子——三毛。
身处撒哈拉沙漠她能够把废旧的轮胎做成了坐垫,铁皮和玻璃做成了风灯······把自己的坟场边的小屋变成了沙漠城堡。
所以阅读的意义在于即使你已经遗忘了它的内容,但它留给你的仍然会从生活的各个瞬间冒出来成为你的一部分。
第1则
《撒哈拉的故事》——白手起家 节选
从机场到荷西租下已经半个月的房子,有一段距离,一路上,因为我的箱子和书刊都很重。
我们走得很慢,沿途偶尔开过几辆车,我们伸手要搭车,没有人停下来。
走了快四十分种,我们转进一个斜坡,到了一条硬路上,这才看见了炊烟和人家。
荷西在风里对我说:“你看,这就是阿雍城的外围,我们的家就在下面。”
远离我们走过的路旁,搭着几十个千疮百孔的大帐篷,也有铁皮做的小屋,沙地里有少数几只单峰骆驼和成群的山羊。
我第一次看见了这些总爱穿深蓝色布料的民族,对于我而言,这是走进另外一个世界的幻境里去了。
风里带过来小女孩们游戏时发出的笑声。有了人的地方,就有了说不出的生气和趣味。
生命,在这样荒僻落后而贫苦的地方,一样欣欣向荣的滋长着,它,并不是挣扎着在生存,对于沙漠的居民而言,他们在此地的生老病死都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
第 2 则
棺材板又如何?
我用空心砖铺在房间的右排,上面用棺材外板放上,
再买了两个厚海棉垫,一个竖放靠墙,一个贴着平放在板上,上面盖上跟窗廉一样的彩色条纹布,后面用线密密缝起来。
它,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长沙发,重重的色彩配上雪白的墙,分外的明朗美丽。
桌子,我用白布铺上,上面放了母亲寄来给我的细竹廉卷。爱我的母亲,甚至寄了我要的中国棉纸糊的灯罩来。
陶土的茶具,我也收到了一份,爱友林复南寄来了大卷现代版书,平先生航空送了我大箱的皇冠丛书,父亲下班看到怪里怪气的海报,他也会买下来给我。
姐姐向我进贡衣服,弟弟们最有意思,他们搞了一件和服似的浴衣来给荷西,穿上了像三船敏郎——我最欣赏的几个男演员之一。
等母亲的棉纸灯罩低低的挂着,林怀民那张黑底白字的“灵门舞集”四个龙飞凤舞的中国书法贴在墙上时。
我们这个家,开始有了说不出的气氛和情调。
这样的家,才有了精益求精的心情
第 3 则
捡破烂,我的秘密武器
荷西上班时,我将书架油了一层深木色,不是油漆,是用一种褐色的东西刷上去,中文不知叫什么。书架的感觉又厚重多了。
我常常分析自己,人,生下来被分到的阶级是很难再摆脱的。
我的家,对沙哈拉威人来说,没有一样东西是必要的,而我,却脱不开这个枷锁,要使四周的环境复杂得跟从前一样。
慢慢的,我又步回过去的我了,也就是说,我又在风花雪月起来。
荷西上班去了,我就到家对面的垃圾场去拾破烂。
用旧的汽车外胎,我拾回来洗清洁,平放在席子上,里面填上一个红布坐垫,像一个鸟巢,谁来了也抢着坐。
深绿色的大水瓶。我抱回家来,上面插上一丛怒放的野地荆棘,那感觉有一种强烈痛苦的诗意。
不同的汽水瓶,我买下小罐的油漆给它们厚厚的涂上印地安人似的图案和色彩。
骆驼的头骨早已放在书架上。我又逼着荷西用铁皮和玻璃做了一盏风灯。
快腐烂的羊皮,拾回来学沙哈威人先用盐,再涂“色伯”(明矾)硝出来,又是一张坐垫。
后记:三毛的家成了,灵魂能使困苦变得有趣,相信你也可以
可在公众号内获取书籍-End-
饭否书否,来陪你吃饭了。
网友评论